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中国梦 >> 专家解读
辛鸣:“中国梦”最终着眼于人民的幸福与尊严
发布时间: 2013-04-10    作者:辛鸣    来源:人民网 2013-03-22
  字体:(     ) 关闭窗口

人民网北京3月22日电(记者 万鹏)3月17日,中国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今日,人民网理论频道邀请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解读“中国梦”,与网友一起畅谈如何实现中国梦。辛鸣指出,中国梦首先表现为国家梦、民族梦。但是,归根到底,最终要落脚,落到人民梦上去,而且国家梦、民族梦和人民梦三者是有机统一的。

“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辛鸣谈到,尽管从表面上看,好象中国梦的概念是总书记提出来的,其实仔细想想,为什么总书记提出来以后,引起中国社会如此高度的认同和拥戴,就是因为这个梦其实一直是中国人民百年以来追求的梦想,是我们近百年来每个人的夙愿。从这个意义上讲,总书记提出这个梦想,只不过是反映了人民的期待,顺应了人民的要求而已。中国梦确确实实是人民自己选择的一种梦想,是人民自己的一种愿望,它是来自于人民。

“中国梦”最终着眼于人民的幸福与尊严

我们的中国梦,之所以是人民梦,它最终着眼点要落脚到为了人民的幸福。中国梦首先要体现在保证人民更加幸福,要在生活上解决人民的民生梦,让我们的老百姓,上学能有学校,而且学费还不高;就业能找到工作,而且收入还不低;生了病了,去医院看病去,还有医保给我们解决大部分药费;老了有社保养老,我们不用担心自己到了晚年没有地方住。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实实在在的民生梦,这个民生梦是我们人民梦的第一个层面。我们的中国梦首先要解决人民群众过得更好、吃得更好,能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这实实在在地与每一个人切身利益相关,这是我们的第一层的梦。

但是,仅仅是这一层面还不够。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吃饱、穿暖,过上好日子,在经济方面获得温饱乃至小康,这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这也是件顺理成章的事情。我们还有第二个层面,人民梦要体现在人民的尊严,让我们的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有尊严。我们的权利得到保障,我们的劳动是体面劳动,我们不需要被迫每天加班七八个小时,即使工作需要去加班,加了班之后能拿到应有的多倍工资,能够免受遭到辞退恐惧的压力,不用担心将来没钱养老。

辛鸣最后指出,中国梦就是要让我们从经济民生梦走向政治、文化、人的尊严。在这些方面,我们要让人民群众活得更加有尊严,活得更加有自信,活得更加全面发展。

    1. 辛鸣:理论自信,使中国梦具有坚实的思想基础
    2. 辛鸣:“中国梦”的路线图与时间表
    3. 辛鸣:“中国梦”引发集体共鸣的“三大背景意义”
    4. 辛鸣:“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梦想的基石
    5. 辛鸣:只有走“中国道路”“中国梦”才能照进现实
    6. 辛鸣:为学习营造良好制度环境更为重要
    7. 辛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特色”
    8.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理论源头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