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 历史回眸
冯自由:“马前一小童”著书写辛亥
发布时间: 2011-10-21    作者:    来源:深圳特区报 2011-09-29
  字体:(     ) 关闭窗口

冯自由著作。

   北美筹款 回国任职
  几次武装起义失败后,孙中山需要钱。1910年,冯自由离香港往加拿大,出任《大汉日报》主笔,为广州黄花岗起义积极筹款。他所集资金,是海外各城中最多的。后来加拿大同盟会支部成立,他被推举为支会长。次年夏,孙中山在美国募捐,派冯自由去旧金山主编《大同日报》,并取得致公堂的合作,联络华侨支持革命。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两个月后,旅美致公堂及同盟会洪门筹饷局等团体,公推冯自由为美洲革命党总代表,回国协助建立南京临时政府。他先到上海,带回不少华侨的捐款,还带回两架飞机,倡议建立空军。
  孙中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冯自由一直任总督府机要秘书。当临时政府北迁,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之后,冯自由任稽勋局长。在职15个月,他做了大量认真、谨慎的调查,搜罗征集国内外革命党人的大小事迹,调查、审议后分别呈请政府褒奖或抚恤,以贯彻“崇德报功养生恤死之大业”。其间,他还以“稽勋事大,入阁事小”,拒绝出任工商总长。
  1913年革命党人发动反对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民主体制的“二次革命”,冯自由突然被捕,关押了5天,出狱后匆忙逃离北京。
  主张不同 政治靠边
  “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重新举起民主革命旗帜,于1914年在日本成立中华革命党,在各地分设支部。孙中山派冯自由去美国负责党务,主持旧金山党的机关刊物《民口杂志》。
  1919年,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冯自由拥护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他在《中国日报》上发表一篇《民生主义与中国政治革命之前途》的文章,要求人们要特别注意孙中山的经济思想,如土地国有化、单一税等问题。
  随后,冯自由又出版了一本《社会主义与中国》,研究了各派社会主义及其对中国的意义,认为民生主义和西方社会主义有相似之处。1923年,他反对曹锟贿选,回到广州,自设民治通讯社,准备翌年国民党改组的讨论。
  俄国十月革命后,孙中山认定要使中国革命获得成功,必须走俄国人的路。他很快制订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并于1924年1月改组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冯自由参加了这次代表大会,却因反对国共合作而未能当选中央执行委员,后来被开除出国民党。他名为“自由”,却把自己的书斋叫做“不自由斋”,由此可见其被边缘化的尴尬处境。
  发愤著书 以留信史
  被革命风潮晾在一边的冯自由,在落寞中发愤著书。他痛感民国成立十几年了,而国人对于革命开国的往事,茫无所知,于是“发愤搜集三十年来所宝藏之各种书札、笔记、表册、报章等等,并广征故旧同志所经过之事迹”,撰写了洋洋百万言的《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分上、中、下三卷,是第一部史料翔实可靠的辛亥革命史。
    1. 从辛亥到辛卯:百年文学的映像与反思
    2. 帅府文物话辛亥
    3. 郭沫若辛亥佚作 见证百年历史变迁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