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 专家解读
曲青山:党的十八大与“四个全面”提出和形成的历史过程
发布时间: 2015-08-14    作者:曲青山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2015-03-14
  字体:(     ) 关闭窗口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在20世纪90年代,我们要初步建立起新的经济体制,实现达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发展目标。再经过2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的时候,我们将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样的基础上,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的时候,就能够达到第三步发展目标,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⑧

  1997年党的十五大在展望21世纪时,提出了这样一个目标:“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十五大指出,从现在起到十六大的五年,“将是全面完成‘九五’计划,为实现二○一○年远景目标奠定基础的五年。现在完全可以有把握地说,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本世纪末达到小康的目标,能够如期实现。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国度里,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件有伟大意义的事情。这将为国家长治久安打下新的基础,为更加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新的起点”。⑨在这里,党的十五大实际上在对我国21世纪进行展望的时候,在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与第三步之间,又增加了一个“两步走”战略,形成了一个新的“三步走”战略,即党的十三大提出的大“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的新的小“三步走”发展战略,这就是第一步到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第二步到建党100年时国民经济更加发展;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达到大“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发展目标。十五大强调,新的“三步走”的前两步十分关键。“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⑩“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建党100年和新中国成立100年的奋斗目标,最早就是在党的十四大上正式提出的,从十五大开始对其内涵进行了充实和完善。

  到21世纪初的时候,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共同努力,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已顺利实现,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二○○一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九万五千九百三十三亿元,比一九八九年增长近两倍,年均增长百分之九点三,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六位。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是,“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1)因此,在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上,大会报告正式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党的十五大设想的新“三步走”的第二步目标,即建党100年时的奋斗目标:“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从十六大开始又以国内生产总值替换了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到二○二○年力争比二○○○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十六大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写入大会主题,并专列一个问题加以论述和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上了十六大报告的标题,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十六大报告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除国内生产总值和综合国力的目标外,还包括“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等。(12)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党的十六大最鲜明和突出的主题。 

    1. 周恩来与知青上山下乡
    2. 中缅边界问题解决的历史过程(1954~1961)
    3. 唐洲雁:毛泽东群众观形成的历史过程
    4. 重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历史过程
    5. 从志愿兵役制改为义务兵役制的历史过程
    6. 侯且岸:探求“活泼泼的有生命的历史”
    7. 城市建设不要违背规律
    8. 城市建设要尊重客观规律
    9. 以制度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
    10. 邓小平提出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历史过程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