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 专家解读
“四个全面”: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布局
发布时间: 2015-06-09    作者:韩振峰    来源:河北日报 2015-06-09
  字体:(     ) 关闭窗口
  作者: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韩振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要求。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的时代背景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适应了时代发展和当今中国社会进步的内在需要,体现了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要求。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从国际背景来看,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当今世界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对当代中国的发展既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从国内情况看,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6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生产力水平和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并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从党内情况来看,我们党是一个经历了90多年奋斗历程、拥有8600多万党员、在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面临着复杂而严峻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要求下,习近平总书记紧密结合时代特征和我国基本国情,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盼,站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高度,提出了“四个全面”重大战略布局,规划了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新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举措。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的逻辑脉络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和形成经历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体现了我们党在治国理政中对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举措认识的不断深化。
  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即“一个全面”。2007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重申了“一个全面”战略目标,“进一步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2012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至此“一个全面”发展成了“两个全面”。2014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样,“两个全面”扩展为“三个全面”。2014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提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第一次把“三个全面”扩展为“四个全面”。2015年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明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具体内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每一个“全面”都有其特定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战略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我国“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要步骤。党的十八大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新要求,强调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同时强调要确保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发展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的小康社会。
  “全面深化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要部署。2013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依法治国”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重要部署。2014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了整体规划和全面部署。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全面从严治党”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的开篇就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重大命题。结合党的建设的实际,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了“新形势下坚持从严治党”八个方面的任务要求,即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从严管理干部、持续深入改进作风、严明党的纪律、发挥人民监督作用、深入把握从严治党规律。
  “四个全面”之间的内在关系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四个全面”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全过程。
  首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无论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还是全面从严治党,都要有一个统一的奋斗目标来统领,这个奋斗目标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其目的都是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其次,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是并驾齐驱的“鸟之两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让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这个形象的比喻清楚地说明了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强大动力;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从严治党顺利进行,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最后,全面从严治党是重要保障。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没有党的坚强领导就根本不可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只有加强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才能确保改革开放事业的正确方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同样需要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因为“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1. 把握好稳中求进这一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
    2. 全面从严治党是对治国理政能力的考验
    3. 把握稳中求进治国理政重要原则
    4. 张德勇:新思想,谱写治国理政新篇章
    5.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理论贡献:“五大问题”和“五大规律”
    6. 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科学导向
    7.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四梁八柱”
    8. 深刻领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9. 夯实治国理政的政治经济学基础
    10. 以治国理政新方略擎起宏图伟业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