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党史知识大讲堂: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发布时间: 2011-06-14    作者:谢春涛    来源:国史网 2011-06-14
  字体:(     ) 关闭窗口

  公社化的一些极端问题,比如“共产风”,后来毛泽东反复批评、反复要求纠正,也纠正了一些。公社的基本核算单位从公社最终下放到生产队,规模大体上相当于过去的高级社。但是人民公社的根本弊端,大锅饭的这种体制始终没能得到解决。后来农村生产力长期发展缓慢,相当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个。所以,公社化的负面影响是不小的。

  从1961年初开始,到1966年5月“文革”爆发之前,这五年多的时间内,党的工作呈现出了比较复杂的情况。在经济上这一段时间我们搞调整,把“大跃进”造成的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关系给调整为正常。这一段做得相当不容易,有些举措今天想来,似乎都不可思议。比如说1961、1962年这两年,为了减轻国家对城镇居民粮食供应的负担,曾经大批地动员城镇人口到农村去。动员什么人?动员此前从农村招工招来的工人和他们的亲属,两年时间我们动员了将近三千万人回农村。毛泽东、周恩来当年感慨万千,说我们的老百姓真好,三千万人,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像欧洲一个中等规模的国家搬迁。确实,我们的老百姓很好,体谅国家的困难。但是,这件事我认为当年能干成,光老百姓好是不够的,我们干部队伍也好,干部队伍跟老百姓是同甘共苦的,没有多少腐败,也没有多少特权。包括毛泽东在内,当年我们的一些领导人也都是一同克服困难。我们很多网友知道,毛泽东曾经八个多月红烧肉都不吃,就是这个时期。
  另外,这段时间包括毛泽东在内,也包括别的领导人,大家都努力总结此前犯错误的教训,特别是“大跃进”的教训。毛泽东发奋读书,读苏联人编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边读边思考,提出了很多深刻的观点。比如说,他认为社会主义是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比较不发达的,一个是比较发达的。中国显然处于前一个阶段。在这之后,向共产主义过渡,毛泽东再也不提了。还比如,他认为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至少要上百年的时间,超英赶美,在此之后也不提了。还比如,他强调社会主义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必须发展商品生产、商品交换,不要怕资本主义,他认为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我认为这些观点都是有意义的,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过去别的人没有提出过。所以总体上来讲,党这段时间对经济工作的指导,我认为是好的,是正确的。

  但是可惜,这一段政治上我们又发生了失误,从1962年9月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开始,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的扩大化错误迅速发展起来。起点是八届十中全会,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次全会,毛泽东提出了一个系统的“左”的阶级斗争理论,而且被全会所接受,写入了全会的公报。里面是什么内容呢?核心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这个理论在当年之所以能够提出,之所以会被全会所接受,我认为客观、主观两方面都有原因。

  客观上的原因,就是阶级斗争存在,而且可以说,在一定范围内尖锐化。突出的表现是台湾当局图谋反攻大陆的行动。1962年,蒋介石派了一股又一股的武装特务在东南沿海地区登陆骚扰,叫嚣反攻大陆,这毫无疑问是阶级斗争。另一方面,他提出这个理论与他错误看待和一线领导人的分歧有关。这个时期,毛泽东退出二线,一线让刘少奇主持日常工作。毛泽东在二线除了读书之外,还在观察一线领导人,观察到1962年,不满意了,而且很不满意。他在讲话中就批评一些领导人。在什么问题上批?最集中的是“三自一包”的问题。包是包产到户,这个时期安徽搞了包产到户的试验,效果非常的好,有些领导人了解情况后热情地肯定和支持。刘少奇曾经讲过,应该起草一个文件,全国推开。陈云曾专门面见毛泽东建议推广。毛泽东听了陈云的话,当时没作表态,第二天传出来,认为陈云的意见是完全错的。还有邓小平,曾经在中央书记处的会议上和共青团中央的会议上讲过这样的话,不管黄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所谓猫论就是这个时候针对这个问题讲出来的。还有当年主管农村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兼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邓子恢态度更积极。除了给中央写报告要求推广以外,还在中央国家机关、部队、包括中央党校五个大单位作报告,论证这是社会主义农村集体经济的一种形式,不是单干。后来毛泽东批所谓“单干风”,批得很厉害。说现在党内刮起一股“单干风”,越到上层越大,包产到户不出半年就可以看出阶级分化,主张包产到户的人是站在地主、富农的立场上,替他们打主意。

  三个“自”呢?一个“自”,自留地,人民公社时期,除了大部分地集体统一耕种之外,社员家庭有少量的自留地,种种蔬菜什么的,在大锅饭的体制之下,自留地种的就是比集体的地种得好。所以当年有的地方,虽然没搞包产到户,但是增加社员自留地的面积,一样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第二个“自”,自负盈亏,强调企业利润核算,不能像“大跃进”时期那样算政治帐,经济帐可算可不算。第三个“自”,自由市场,活跃城乡经济交流。这个所谓“三自一包”,都是刘少奇、邓小平等领导人提出的政策主张,克服困难的措施,但是在毛泽东眼里头成了修正主义的纲领。这些领导人自然而然成为毛泽东心目当中的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了。

    1. “四种危险”:党长期执政的安全警示
    2.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召开 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
    3. 领航中国 扬帆奋进——献给中国共产党90华诞
    4.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选择,奋斗在复兴的征程上
    5. 建党以来农村政策回顾展在京举行
    6. 庆祝建党90周年学术座谈会召开
    7. 工人阶级是共产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
    8. 党史知识大讲堂: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伟大历史转折
    9. 全国纪检监察系统纪念建党90周年表彰大会召开
    10. 捷共主席祝贺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