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 >> 历史纪实
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
发布时间: 2012-02-02    作者:陈锡添    来源:深圳特区报 1992-03-26
  字体:(     ) 关闭窗口

  

  (三)

  

  离开国贸大厦后,小平同志乘车去深圳先科激光公司参观。

  先科激光公司,是一家高科技企业,引进荷兰飞利浦公司的先进生产技术,是我国目前唯一的生产激光唱片、视盘和光盘放送机的公司。江泽民、李鹏、王震、田纪云、刘华清等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领导人曾先后到过这里视察。

  车子到达先科激光公司时,该公司董事长叶华明等人迎上前去,和小平同志热烈握手。

  有人介绍说,叶华明是叶挺将军的儿子。

  小平同志握住叶华明的手亲切地问:“你是叶老二吧?”

  “不是,我是老四。”叶华明伸出4只手指回答说。

  “呵,我们快40年没见面了。”小平同志深情地说。

  “是的,我那时是小孩,现在五十多岁了。”

  “你弟弟叶正光在哪里工作?”小平同志对革命的后代十分关心。

  叶华明说:“在海南岛。”

  原来,叶挺将军于1946年不幸飞机失事遇难后,叶华明于当年5月离开延安直到1953年,叶正光于1952年到1960年,都是生活在聂荣臻元帅家里。小平同志同聂帅常有往来,所以那时见过他们兄弟俩。

  在公司贵宾厅,小平同志听取了关于公司情况的介绍。先科激光公司于去年10月12日正式投产,使我国继荷兰、日本、美国之后,成为第四个能够生产激光视、唱盘的国家。该公司可年产激光唱片500万张,视盘150万张,激光视、唱盘放送机5万台。

  邓楠拿起一块闪光锃亮的激光视盘给小平同志观看。这种恍如镜子般的盘片,能储存10.8万帧色彩逼真的清晰图像,可长久保存,永不磨损。小平同志听了,十分感兴趣,问:“是什么材料?”公司的同志答:“塑料上面镀一层银。”

  他又兴味盎然地看了激光视盘的特性、音响效果、功能和检索能力的表演。当他看到传记资料片《我们的邓大姐》时,对身边的广东省委书记谢非说:“我今年八十八岁,邓颖超同志和我同年,都是1904年生的。我是8月出生,她比我约大半岁。”

  小平同志出生于1904年8月22日,家乡是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

  小平同志接着说:“邓颖超同志是河南人。”他女儿邓楠说:“不,她是广西人。”小平同志纠正说:“她的原籍是河南。广西是她出生和长大的地方。”小平同志对邓大姐十分熟悉。

  接着,公司一位四川籍的业余歌手赵敏,为小平同志演唱了一首卡拉OK《在希望的田野上》。小平同志对他这位老乡的歌喉及音响效果十分赞赏。听完后带头鼓掌。一边起身,一边说:“很好,我听得很清楚,不走调,音响效果不错。”

  从贵宾厅出来到激光视盘生产车间,经过30米长的过道,许多职工在过道侧热烈鼓掌欢迎小平同志。

  小平同志问:“这些职工多大年纪?”

  叶华明答:“大多数是二十五岁到三十岁,由全国各地招聘来的,大部分是科技人员。”

  小平同志听了高兴地说:“很好,高科技项目要让年轻人干,希望在青年人身上。”

  在激光视盘生产车间,当叶华明介绍他们每年要生产一部分外国电影激光视盘时,小平同志问:“版权怎么解决?”

  叶华明回答说:“按国际规定向外国电影公司购买版权。”

  小平同志对此表示满意:“应该这样,要遵守国际有关知识产权的规定。”

  小平同志边走边问,对公司的情况问得很仔细,他还问及原材料是否进口?我国目前能否生产?产品质量怎样保证等等,公司负责人一一作了回答。

  当小平同志看到几位女工正在擦拭刚生产出来的激光视盘时,便停下来问:“你们是什么地方人?”女工们回答“汕头人”。小平同志笑着说:“我一看就知道你们是广东人”,说得大家都笑起来。

  临离开车间前,小平同志问到公司今年的生产目标。叶华明说:“今年要生产50万张激光视盘,250部激光视盘电影,国产片和外国片一样多,其中还有科教片和一部分卡拉OK。总产值可达3亿多元,利润8000万元。”小平同志高兴地说,很好,希望你们努力实现这个目标。

  小平同志到先科激光公司参观,给了该公司的职工以极大的鼓舞。公司董事长叶华明对记者说:“我是一直在党内老同志关怀抚养下成长的,见到邓小平同志身体健康,我心里特别高兴。我决心在深圳第二个10年建设中,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不辜负小平同志的殷切期望。” 

    1. 姬文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军事战略方针的调整与完善
    2. 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若干基本设计及其深远意义
    3.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谈话的几点研究
    4. 论邓小平的西藏工作思想
    5. 邓小平对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贡献
    6. 张金才:解放战争时期的邓小平和陈云
    7.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8. 新中国成立初期邓小平民族团结思想及其启示
    9. 张金才:邓小平和陈云对“大跃进”的认识
    10. 主政西南时期邓小平对党的形象的树立和维护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