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
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编者按]8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与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联合举办“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8·20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应邀出席会议的有中共中央组织部原部长、国史学会顾问张全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常务副主任杨胜群,国防大学原副政委、国史学会顾问李殿仁,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国史学会副会长张启华和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王利民,以及老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后代李敏、周秉德、刘亭、刘建、任远征、陈伟华等,邓榕向会议表示祝贺。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国史学会常务副会长朱佳木主持会议。现将部分与会者发言刊出。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发表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篇重要讲话,此后,国际国内社会对这个问题的关注持续不断。在当前我们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历史关头,进一步理清这一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基本原则问题事关中国的强国目标
邓小平为什么要强调“四项基本原则”?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目标就是为了把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曾经偏离了的路线拨正过来,引导全国人民朝着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前进,把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而实现中国的富强和民族的复兴。要达到这样一个宏伟目标,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邓小平认为,珍惜“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固然重要,但绝不能模糊矛盾甚至放弃原则,“安定团结当然是有原则的”,这些原则就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前提”,也就是我们的底线。
仔细品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篇讲话,可以体会到其中透出的几个重要关联:第一,基本原则问题与中国社会发展宏大战略和强国目标紧密关联。这是邓小平考虑问题的一个重要着眼点。第二,基本原则问题与政治思想上存在的偏向和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严峻形势有着重要关联。第三,基本原则问题与我们选择的发展道路紧密关联。我们所走的道路,核心是“社会主义”,特点是“中国特色”。可见,四项基本原则问题关乎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强国目标、思想政治态度和道路选择。这些基本原则是我们前进的基本前提,具有极端重要性。
二、对基本原则的表达需要一种自信
从邓小平所阐述的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来看:第一,既讲道路自信又讲制度自信。改革开放初期,针对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国际国内再次泛起“所谓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的言论”。邓小平自信地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有凝聚力,才能解决大家的困难,才能避免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第二,讲的是制度自信中的政治体制自信。邓小平认为,在中国搞改革开放,必须向人们讲清楚,为什么要坚持无产阶级专政这个根本前提,讲清楚在这种体制下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所有劳动者所共同享受的民主,是历史上最广泛的民主。当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决不是可以不要对敌视社会主义的势力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因为没有无产阶级专政,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民主,就不可能保卫从而也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第三,讲的是制度自信中的领导体制自信。邓小平斩钉截铁地说,历史已经证明:“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革命,不可能有无产阶级专政,不可能有社会主义建设。”对党所犯的错误,邓小平提出应该以正确的态度来看待,“我们党经历过多次错误,但是我们每一次都依靠党而不是离开党纠正了自己的错误”。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更是强调指出:“四个坚持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第四,讲的是理论自信。针对一些人对我们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非议以及极少数人的“公然反对”,邓小平指出“必须反对所有这些错误的思潮”。
除了对四项基本原则即“四个坚持”中的每一条都高度强调和自信表达外,邓小平还特别指出,这四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一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成套设备”。它们之间不仅相互依存,而且它们与改革开放政策也是相互依存的。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邓小平始终提醒人们,“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哪一条也不能丢。“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可见,这四条原则,从内部来看是发展好中国的关键;从外部来看也是外国人士了解中国、看懂中国的四把钥匙。
作者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 杨明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