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 >> 人物研究
田鹏颖:中国改革开放的世界历史意义
发布时间: 2014-12-22    作者:田鹏颖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4-09-16
  字体:(     ) 关闭窗口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 

  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编者按]8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与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联合举办“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8·20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应邀出席会议的有中共中央组织部原部长、国史学会顾问张全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常务副主任杨胜群,国防大学原副政委、国史学会顾问李殿仁,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国史学会副会长张启华和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王利民,以及老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后代李敏、周秉德、刘亭、刘建、任远征、陈伟华等,邓榕向会议表示祝贺。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国史学会常务副会长朱佳木主持会议。现将部分与会者发言刊出。 

  邓小平开启的改革开放不仅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实践动力和有力保障,成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价值。 

  一、中国改革开放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的伟大构想 

  在毛泽东艰辛探索的基础上,邓小平对时代特征和世界格局特别是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等进行科学分析,发现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仍有三个基本问题不能回避: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长期并存的事实不能回避;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不能回避;世界通行规则与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的格局不能回避。正是基于这“三个不能回避”,邓小平反思和超越了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伟大构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形态,从而推动了中国道路的具体实践,既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作为改造社会现实的根本尺度,又辩证地看待最高理想与当前现实的客观差距;既始终立足于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又借鉴资本主义国家文明成果,使社会主义既未因为资本主义垄断世界话语权而宣告结束,也没有因为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失败而宣告“历史的终结”,而是沿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毅然走向人类自我解放的新境界。 

  二、中国改革开放创造和丰富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新模式 

  那些持“西方中心论”者偏执地认为,肇始于欧洲的现代化模式不仅充满活力,而且是唯一成功和正确的发展逻辑。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站在时代发展的战略高度,开创性地认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唯一能够使社会主义中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康庄大道,更具世界意义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丰富了人类对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和大势的认识,拓宽了民族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多元途径,将西方现代化模式从所谓“唯一模式”或“普世模式”还原为“一种模式”,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全球化时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发展。 

  三、中国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坚定力量 

  中国改革开放36年,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GDP从1978年的世界第10位跃居为世界第2位,人民生活水平、各项社会事业、综合国力上了个大台阶,取得的历史性伟大成就已经超过了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和19世纪开始崛起的美国。中国不仅从贫穷走向富裕,而且发展成果惠及全球,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从而打破了原来由超级大国支配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加快了世界政治从单极化向多极化的演进和发展,增强了世界和平、发展、合作的力量。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改革开放坚持的中国战略思维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人民从近代中国的苦难经历中懂得倍加珍视和平的可贵;中国道路是和平发展道路。 

  四、中国改革开放将使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将使人类文明发展的前景更加广阔,核心在于中国特色制度本身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制度形态,是人类历史上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系,是一种崇尚包容、互鉴、和谐的文明形态。 

  总之,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任何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都只能在特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下才能获得成功。我们反对照抄照搬其他国家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不谋求输出“中国道路”或“中国模式”,更无意其他国家盲从或复制“中国经验”。邓小平开启的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思想解放、社会活力竞相迸发、全面改革不断深化。邓小平所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摒弃了世界发展史上传统大国争霸崛起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开创了人类和平发展、和谐发展、合作发展的历史新纪元。 

  作者系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田鹏颖

    1. 欧阳雪梅: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
    2. 习近平博鳌2018主旨演讲:思想光辉照亮美好未来
    3. 习近平出席2018博鳌亚洲论坛前瞻 三大看点值得关注
    4. 习近平的英雄情怀
    5.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 奋力推动安徽乡村振兴
    6. 习近平外交思想与新时代中国的世界定位
    7. 习近平总书记外交思想的理论体系
    8.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9. 增强“四个意识” 谱写时代新篇
    10. 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