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机构 >> 国史年会 >> 历届年会论文 >> 第九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发布时间: 2011-10-18    作者:沙健孙    来源: 2010-10-18
  字体:(     ) 关闭窗口

  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这场伟大斗争的领导核心。它所制定的适合中国情况、符合中国人民利益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为斗争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广大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以行动表明了自己是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最坚定,而又最能虚心体察民情并依靠群众的坚强的革命者,因而赢得了广大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在这场斗争中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

  二

  把创建人民共和国作为中国革命的共同奋斗目标,这是历史和人民选择的结果。

  近代以来,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先进的中国人曾经希望通过学习西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中国走向独立和富强。但是,辛亥革命的流产,宣告了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这种幻想的破灭。

  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革命继承了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的事业,把它推进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阶段,开始了为创建人民共和国而进行的伟大斗争。

  不过,即使在这之后,中国的资产阶级还是一再地把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重新提了出来。抗日战争胜利以后的一个时期内,一些民主党派的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人士所大力鼓吹的“中间路线”或“第三条道路”,就是企图在国民党坚持的地主、买办资产阶级专政和共产党主张的人民共和国之外,另找一条道路,实际上就是西方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

  这种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对于地主、买办资产阶级专政的政治现实固然是一种批判,在实际上却并不具备现实的可行性。

  毛泽东说过:“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页。帝国主义列强来到中国,不是为了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为了掠夺中国,发展它们自己的资本主义。对于它们来说,政治上、经济上不独立的半殖民地的中国,乃是理想的倾销商品的市场、投资的场所与廉价原料、廉价劳动力的供应地。如果中国成为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它就要在平等的基础上与西方发达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这是它们不能容忍的。它们既不愿意失去在中国的殖民主义利益,更不愿意看到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成为它们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正因为如此,“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就是中国的近代史”《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79页。。

  民族资产阶级是真诚地希望中国通过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上独立、富强之路的。但是,它的力量过于软弱。它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从而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代表这个阶级要求的中间派,由于提不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的纲领,他们无法动员农民这个最广大的群众;由于缺乏群众基础、不敢进行革命的武装斗争,他们根本不掌握军队。因此,他们在政治上没有多大的分量,以至于往往把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希望,把为资本主义自由发展创设条件的希望,寄托在统治阶级让步这种幻想之上。

  国民党统治集团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上台,并依靠帝国主义的支持来维护自身统治的。作为回报,它必然要为帝国主义势力深入中国进一步敞开大门。国民党的政权是以地主阶级为其主要社会支柱的。许多地主充当了国民党的官吏,许多国民党的官吏成了新兴的地主。它根本不可能解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束缚,根本不可能为资本主义在中国的自由、独立和充分的发展创设前提,这是显而易见的。

    1. 人民共和国就是民主共和国
    2. 光明网:有感于习主席为“中国梦”接力升级
    3. 中国援外医疗队的贡献及面临的挑战
    4. 周恩来与“一五计划”
    5.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通过新华社向中国人民祝贺春节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