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动态 >> 近期关注
领航中国 扬帆奋进——献给中国共产党90华诞
发布时间: 2011-07-01    作者:刘思扬 赵承 等    来源:新华社 2011-06-30
  字体:(     ) 关闭窗口

  “中国将成为一个共产党治理下,不跟莫斯科指挥棒转的大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著名美国记者斯诺在《星期六晚邮报》上作出如此预言。

  这是一个成功的预言。从最初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再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执政后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地探索“自己的路”。

  中国共产党的探索之路充满荆棘,既取得辉煌成就,也有过严重失误,付出了惨重代价。

  但是,因为不断追求真理,及时修正错误,中国共产党始终得到人民群众支持,立于不败之地。

  经历了“反右”、“大跃进”到十年“文革”的惨痛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将“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979年元旦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选择了邓小平,标题是“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文中惊叹:“一个崭新中国的梦想者——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了‘中央之国’的大门,这是人类历史上气势恢宏、绝无仅有的一个壮举!”

  距离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之后仅37天,距离中美两国正式建交之后仅27天,邓小平访美。

  历史是扇门,推开就有阳光。邓小平以巨人之手,推开了历经沧桑的中国大门。

  巨变在珠三角南部一个名叫“宝安”的地方开始,此地后来改名为“深圳”——广东人喜欢水,认为有水可以生财。朴素的梦想就这么嵌入了伟大的时代。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设置经济特区。这一天,被称为“深圳生日”。

  恢宏的历史,往往浓缩于一个个细节之中,犹如时代的“年轮”。

  深圳市布吉镇南岭村,800余村民,参与和见证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编年史。

  这曾经是一个因为穷困潦倒而被称为“鸭屎围”的村庄,人均年收入不到100元,集体资产仅7000元,村民曾经饿得把埋掉的病猪挖出来果腹。改革开放让这里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杀出一条血路”,这片土地从此苏醒了!今天的南岭村,已成为鸟语花香、高楼林立的现代化社区,集体资产超过16亿元,人均年收入15万元。但南岭村民最骄傲的是,小小一个村庄,却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理论与实践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新千年的第一个春天,南岭村村民唱起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来此考察的江泽民同志,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思索,与当地党员干部交流,共同探讨新时期如何加强党的建设这个现实而重大的课题。正是在这次南方之行中,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03年4月,正是“非典”肆虐之际,胡锦涛总书记来到南岭村。1994年,胡锦涛同志第一次来南岭村时,村里每个老人每月补贴只有150元。这一次来,村党支部书记张育彪汇报说,老人补贴已涨到每人每月1500元。胡锦涛同志称赞:“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得到了进一步体现。”

  在南岭村,党的总书记与村支部书记亲切交流党的建设,此时的胡锦涛总书记正在思考新形势下我国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在广东考察工作时,胡锦涛提出要坚持全面的发展观,努力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8月28日至9月1日,胡锦涛在江西考察工作时提出,要牢固树立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张育彪是土生土长的南岭村人,他为家乡也为自己庆幸:没有错过一个伟大的时代,而且在这个伟大时代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得益于‘发展就是硬道理’,打开了思想的枷锁,大力发展工业生产,十年时间,让村民吃上饱饭、住上新房;世纪之交,党从中国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三个代表’理论,让我们认识到基层党组织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建设和维护群众根本利益方面的巨大作用,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建成了一大批文化设施,全村面貌焕然一新;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科学发展观让我们认识到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紧迫性,从‘靠土地吃饭’变成‘靠头脑吃饭’,大力发展教育,推动环保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张育彪说。

  这位党的基层支部书记用诗一样的语言概括:“南岭村的实践表明,火热的社会生活是党的理论之树汲取成长动力的宝贵源泉!”

  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01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苏共亡党20周年。历史的光荣与沉重,并未在回首中远去。

  俄罗斯,圣彼得堡,涅瓦河畔。

  在阳光和蓝天的映衬下,“阿芙乐尔”号灰蓝色的舰身格外耀眼。这艘打响十月革命第一炮、历经百年沧桑的巡洋舰,如今最多的游客来自中国。

  这是属于中国人的心灵之旅。

  “阿芙乐尔”号博物馆负责人、退役海军少将马尔季罗相感慨地说:“我为中国感到高兴,中国走的是正确的道路。”

  “中国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够按照变化了的时代条件,及时平稳地调整党和国家的发展政策,用不断创新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米哈伊尔·季塔连科说。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时隔30多年,邓小平同志的告诫仍然振聋发聩。

  今天,我们仍在探索;未来,将继续探索下去。

    1. “四种危险”:党长期执政的安全警示
    2.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召开 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
    3.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选择,奋斗在复兴的征程上
    4. 建党以来农村政策回顾展在京举行
    5. 庆祝建党90周年学术座谈会召开
    6. 工人阶级是共产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
    7. 党史知识大讲堂: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伟大历史转折
    8. 党史知识大讲堂: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9. 党史知识大讲堂: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0. 党史知识大讲堂:建立新中国的构想及实践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