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信用是现代经济社会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信用评级作为金融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维护国际资本市场公平、公正和诚信的重要基石。长期以来,以西方为代表的世界主要经济体把信用评级应用于经济监管之中,造成了国际资本市场对信用评级的严重依赖,在国际信用评级领域形成了以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为主体的寡头垄断格局。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凸显出寡头垄断式国际信用评级的种种弊端。
目前我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也是世界上第二大净债权国,但是由于我国信用评级业发展落后,在国际资本市场缺少话语权。国内四家主要评级机构中有三家被外资控股。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信用评级体系,不仅有利于打破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垄断格局,也有利于维护我国金融主权和经济安全。
在日前由经济参考报等承办的“中国信用评级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畅所欲言,献计献策。本期“感言”特摘编部分专家的精彩发言,以飨读者。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
美国三大机构垄断了国际评级市场——
通过垄断话语权来控制市场,就失去了公信力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蒙代尔:目前的信用评级体系已经运行了上百年,它们在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目前它们都犯了一些重要的错误。国际金融危机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于“借贷太容易”,银行允许没有支付能力的人贷款买房,而这些资产又被证券化,因此真正的问题在于资产证券化。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吴晶妹:通过垄断话语权来控制市场,就失去了公信力。这次欧洲债务危机中,美国三大评级机构扮演的角色备受质疑。在我看来,它们的主要问题是评级理念太落后。
现在美国三大机构仍然依托实体资本进行所谓的信用评级,主要关注被评级机构或者是信用主体的资本、管理、财务、融资、综合和宏微观经济条件等等。在虚拟经济条件下,一个信用主体的诚信意识、社会关系、信用价值取向以及整个社会的信用环境和社会的信用价值取向都会影响它的信用结果。信用是一个抽象的、虚拟的资本,它时而和实体资本复合,时而超脱实体资本,所以必须把信用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这样信用评级才真正有产品服务和附加值。
另外,治理结构有瑕疵,收益与责任不匹配。美国三大评级机构的评级过程、评级模型等生产过程从来不公告。美国国会也裁定评级公司不用做任何说明,不用承担任何责任。这就是“三无产品”。
中国进出口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建业:现在世界上金融信用评级的体系主要有几个问题:第一,依赖错误的方法。第二,缺乏透明度。第三,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也就是自身牟利和评级质量的冲突。现在美国参众两议院正在通过法案,对信用评级制度改革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解决牟利和保证评级质量二者的矛盾,二是降低金融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