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对于科技创新采取了各种有力措施,其中包括科学实验和科技现代化,取得了巨大成就。如大庆油田开发,超音速喷气式飞机,核武器和导弹,人造地球卫星,石油炼制“五朵金花”(催化、裂化、加氢、异构化、铂重整),新兴产业“五子登科”(原子能、计算机、半导体、电子技术、自动化)。此外还在1973年通过“四三方案”大量引进西方先进设备和技术。邓小平指出,21世纪是高科技的世纪。1986年,他在看到王大珩等四位科学家提出的开展高科技研究建议后,支持和推动了“863计划”;1991年,他又提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此后,“火炬计划”的实施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使得我国高科技基础理论和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 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胡锦涛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思想,并在2006年进一步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用15年左右的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摘自《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原文题为《自主创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