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科建设 >> 学科建设理论—过渡(不上传文档)
历史研究要有警世之用
发布时间: 2012-02-13    作者:本报记者 夏萌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2-02-06
  字体:(     ) 关闭窗口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张顺洪

  当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全面启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以下简称“创新工程”),第二批“创新工程”单位和项目陆续签约,世界历史研究所就是其中之一。为此,本报记者就发展世界历史学科、推进“创新工程”实施、实现学术“走出去”等问题,采访了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张顺洪。

  与国际历史学界平等对话

  《中国社会科学报》: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视角,您认为世界历史学科建设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张顺洪: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世界历史学实现了长足的发展,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我国的世界历史学存在两个较大的差距:一是我国世界历史学的发展与我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发展的需要存在较大的差距;二是我国的世界历史研究与西方的世界历史研究存在较大的差距。

  如何加强我们所的学科建设,是我担任所长以来一直考虑的问题。世界历史研究所作为国家级科研机构,不仅要考虑如何巩固和加强在国内世界历史学界的地位,而且还要考虑如何推进我国世界历史学的整体发展。

  在学科建设方面,我们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巩固和加强现有重点学科。我们所有三个重点学科,即世界古代中世纪史、西欧史、史学理论在今后的发展中,这三个重点学科必须得到巩固和加强,不能被削弱。二是扶植弱势学科。非洲史、拉美史和东欧史学科,是我们的濒危学科。以拉美史学科为例,我们所原来有一个拉美史研究室,科研人员有七八位;而现在,在亚非拉史研究室中,只有2位年轻同志从事拉美史研究。我们所必须扶植这样的弱势学科。三是填补空白学科。世界历史学是国家一级学科。我们所现有10个学科,可以视为二级学科。在我们所,二级学科是比较齐全的,但在二级学科中却有许多空白的研究方向或研究专业,它们或可视为三级学科。就三级学科而言,我们有许多空白点。例如,在地区史研究方面,我们所没有研究东南亚史的专家,其他的一些地区史如东非史、西非史,也没有人专门研究;在国别史研究方面,一些较大的发达国家和较有影响的发展中国家的历史,如意大利史、巴西史、伊朗史等,也没有人专门研究。在实施创新工程过程中,我所将设法填补一些重要的空白点。我国的世界历史研究,现在也有许多空白点需要填补,尤其在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和发展中国家的历史研究中,需要加强空白点的填补。我国是一个日益强盛的社会主义大国,要构建与我国世界地位相符的“大国史学”,就需要做许多填补研究空白的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报》:加强世界历史学科建设,您认为又需要哪些关键因素呢?

  张顺洪:加强世界历史学科建设,重在人才培养。根据世界历史学的特点,今后我们尤其需要努力培养复合型人才。这种复合型人才要具有多方面的良好素质。例如,外语要好;史学基础要好;理论基础要好,能够较好地掌握和运用唯物史观。同时,要成为一位好的世界史专家,还要对国情、世情有深刻的认识。历史与现实紧密相联,深刻地把握国情、世情有助于我们研究世界历史。研究世界历史要有出发点,要带着问题去研究,要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历史研究要有警世之用。

  在实施创新工程过程中,我们所要大力培养世界历史研究复合型人才,特别要重视提高科研人员的外语水平。举一个例子,研究伊朗史就不能只懂英语,而还要懂波斯语。只懂英语就难以掌握第一手资料,在历史探究中存在较大局限。这就要求复合型人才既要懂英语这种通用语言,还要懂研究对象国的语言。世界历史学科的整体发展,要靠每位科研人员做好每项具体研究工作来推动。只有基础扎实并形成自己的特色,我们才能站在学术研究的前沿,与国际学术界开展平等的有尊严的对话。

  加强我们所学科建设,还要适当扩大科研队伍。目前,我们在国别史、地区史研究当中,还存在着不少重要的空白点,这需要适当引进入才来填补。巩固和加强重点学科、扶持弱势学科,也需要增加一定的科研人员。

  推进世界史学科建设,要切实加强对外学术交流工作。对外学术交流要做到实实在在,要方便学者出国交流和研修。近年来,在院里的关怀下,我们所对外学术交流加强了,但还不能满足世界历史学科发展的需要。

  创建世界史跨学科研究室

  《中国社会科学报》:结合世界历史研究所发展实际,请您谈谈为实施创新工程世界历史研究所有哪些重要举措?

  张顺洪:在实施创新工程方面,院里做了大量工作,出台了很多文件,有关规定也非常细致。我们所实施创新工程,重在认真贯彻落实好院里关于实施创新工程的各项文件精神。

  近年来,随着高校世界史学科的迅速发展,我们所在国内学术界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结合我们所发展实际,通过实施创新下程,我们要全面提升科研水平,以巩固和加强我们所在我国世界历史学界的地位。

  为推进创新工程的实施,我们将采取系列举措。重要的是要通过实施创新工程,努力建立起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良性竞争体制机制,促进人才的良性循环。具体来说,我们要加大吸引国内外世界史研究优秀人才的力度。一方面从全国范围内通过竞聘方式,引进一些科研人员;另一方面,也设法从国外招聘留学人才。同时,还要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培养。2011年,我们所招聘了一位留学日本的历史学博士毕业生。这位同志掌握了日语、英语,也学习过荷兰语,外语基础较好,史学基础也可以。像这样的人才,只要愿意潜心做研究工作,我们就努力为其创造科研条件,鼓励其尽快成长。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如何看待跨学科研究的意义?世界历史研究所在跨学科研究方面又做了哪些工作?

  张顺洪:世界历史学是一个整体学科,但随着学科的发展,存在着碎片化的现象。专题研究越来越细,学科之间、专业之间条块分割;研究人员视野狭窄,如研究古代史者往往不关心近现代史,美国史专家不注意英国史,世界史专家不了解中国史。这样,科研人员就会局限于各自的研究领域,而不能较好地把握世界历史中的宏观问题和规律性问题。我认为,在研究工作中,有意打破世界历史学中各学科间的壁垒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借创新工程东风,我们所于2011年成立了世界史跨学科研究室,以此推动科研方法的创新,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培养新型世界史研究人才。该室的科研人员来自世界史不同专业,在一起研讨跨学科研究问题。长此以往,这些同志的研究思路和视野就会变得更为宽阔,逐渐成为世界历史研究中的一支具有特色的队伍。我们所需要培养这种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将来能够集中研究一些宏观性、战略性问题;同时,我们希望通过跨学科研究室的活动,促进我们所科研人员相互之间及与学术界的横向交流与合作。

  “走出去”与“请进来”并重

  《中国社会科学报》:如何实现世界历史研究所学术“走出去”?

  张顺洪:我们所尽一切努力加强对外学术交流,既有学术“走出去”,又有学术“请进来”。一定意义上讲,“请进来”也是一种形式的“走出去”。我们所经常邀请一些国外学者来所进行学术交流,不仅有助于我们所科研人员了解国外相关研究情况,而且有利于国外学者了解我们的学术观点。我们很注意把握“请进来”的机会,如积极邀请到高校访问的国外史学专家顺访我们所。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学术“走出去”方面,世界历史研究所做了哪些具体工作?未来又有哪些设想?

  张顺洪:在学术“走出去”方面,我们所做了一些工作。例如,努力提高科研人员的外语水平,提高对外学术交流能力;积极申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出访交流项目、教育部留学基金项目等;利用所里有限的外事经费,努力资助科研人员短期出访;资助科研人员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凡能够向会议提交论文并能够用会议工作语言发言者,我们将设法给予资助;与国外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如2010年同俄罗斯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签订了双边学术交流协议,同匈牙利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签订了合作研究项目协议。

  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申请国家和我院的对外学术交流项目;扩大双边合作交流活动,如探索举办中俄、中印历史学家小型双边研讨会;适当举办较大规模的国际学术会议;考虑每三年推出《世界历史》杂志英文专刊,挑选出一些有代表性的论文翻译成英文出版,以此扩大我们所期刊以及我国世界历史研究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继续全面提升对外学术交流能力,尤其要重视提高我们所科研人员的外语水平,鼓励青年同志学习小语种和古代文字。只有练好“内功”,才能更好地实现学术“走出去”,实现畅通无阻的对外学术交流。

    1. 大数据时代对历史研究影响刍议
    2. 经济学者呼吁:应重视历史研究
    3. 历史研究要有自己的理论支架
    4. 宋月红: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历史研究
    5. 武力:从自己的历史中汲取智慧
    6. 论中共党史研究的整体性原则
    7. 武力:唯物史观视角下的历史虚无主义辨正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