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达成
1964年12月29日,坦桑第二副总统卡瓦瓦正式约见我时告,尼雷尔总统希望尽快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当时我正担任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1965年1月8日,我按部示约见了尼雷尔总统,表示我国领导人热烈欢迎他访华。2月17日,尼雷尔总统抵京,在机场受到刘少奇主席和夫人、周恩来总理和夫人、陈毅副总理和夫人的热烈欢迎,尼雷尔很受感动。访问期间,毛泽东亲切会见了尼雷尔,从原则高度谈了中非关系。毛泽东说:“中国人民见到非洲的朋友很高兴。我们很高兴,因为是相互帮助,不是谁要剥削谁,都是自己人。我们不想打你们什么主意,你们也不想打我们什么主意。我们都不是帝国主义国家,帝国主义国家是不怀好心的。”刘少奇和周恩来也同尼雷尔进行了会谈。当刘少奇问尼雷尔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时,尼介绍了修建坦赞铁路的打算和问题。他说:修建坦赞铁路不仅可以打破帝国主义想使坦赞重新成为别人殖民地的阴谋,而且可以开发坦南部地区,改变经济恶性循环问题。你们可能想不到修成这条铁路有多么重要,它等于爆炸一颗原子弹。我坦率地向你们提出,使你们了解这一点,请你们考虑怎么办。如果你们可以考虑的话,我们将感到很高兴;如果你们有困难的话,我们完全可以理解。刘少奇当即表示:可以考虑,但需要较长时间,第一步是进行勘察。周恩来接着说:马里总统曾向刘主席提出,要求我们帮助修一条从马里至阿尔及利亚的公路,它比你们要修的铁路长得多,战略上也很重要,我们答应了。东非的铁路,西非的公路,都是有战略意义的,对非洲人民解放是很重要的。我们了解它的重要意义。问题是修成这条铁路需要较长的时间。尼雷尔没想到我国领导人的答复如此干脆、明确,因此他马上表示:这是非常好的消息。当我提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的心跳得多么厉害呀!在你们回答我以前,我连呼吸都不敢呼吸了!刘少奇说:帝国主义不干的事,我们干,我们帮助你们修。尼雷尔高兴地说:我兴奋得不能喘气了。关于援建这条铁路的原则协议就这样达成了。会谈纪要是这样写的:“中国方面还同意援建坦桑尼亚——赞比亚铁路工程,并包括对沿线煤矿的勘探。中国总理说明援建铁路和灌溉工程需要较长的时间,并要求双方暂不对外公布。”我于4月2日将会谈纪要面交坦外长坎博纳时,他说尼雷尔总统对这次访华感到十分满意,真正体会到了中、坦之间的真正友好关系。
由于受到西方的压力和攻击,尼雷尔对接受中国援建坦赞铁路曾一度产生踌躇。1965年6月,周恩来回访坦桑,进一步做了工作。在商谈坦赞铁路问题时,尼雷尔表示,中国虽然是个大国,但经济并不发达,人民生活并不富裕,如有可能,坦赞铁路还是由西方发达国家来援建,他将努力寻求这种可能性。周恩来当即有针对性地向尼雷尔交底说,坦赞铁路无论是由中国援建还是由西方国家援建,都可以,问题是必须尽快修起来。西方不修,中国一定修。周恩来还说,8月左右,中国铁路专家组就可到达,先勘察坦桑尼亚境内段。周总理坦诚的谈话使尼雷尔放了心。
访坦期间,周恩来还在我驻坦使馆的领导和专家组长会议上做了重要指示:坦桑是我们在非洲进行工作的一个重点。我们要多考虑如何使坦桑在经济上搞得更好些。要尊重对方,不要犯大国沙文主义。我们的工作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当然具体工作难免犯一些错误,但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戒骄戒躁,谦虚谨慎,及时总结经验,接受教训。
由于坦赞铁路涉及坦桑、赞比亚两国,除与坦桑达成原则协议外,还需同赞比亚达成协议。坦赞铁路的作用,对赞比亚来说远大于坦桑,但因当时决定接受中国的援建是需要一定政治勇气的,卡翁达的态度不如尼雷尔积极。卡翁达本来寄希望于西方国家,直到1967年初,南罗得西亚片面宣布“独立”,致使赞交通运输和经济发生更严重的困难,急需另寻出海口,而西方援建铁路又无望时,他才转而想了解我们的态度。卡翁达在先派副总统卡曼加来华进行试探之后,他本人于1967年6月正式访华。在与周恩来会谈时,卡出于自尊,未主动提出援建铁路的要求,周恩来体谅其自尊与困难,直截了当地提出修建铁路问题,并反复询问有关情况。卡这才说:他访华之前,已向中国政府和日、英、法三国私人公司提出要求,下个月坦、赞、肯、马四国要召开财政和交通运输部长会议,进行讨论,作最后决定,因此想先了解一下中国政府的意见与态度。周恩来表示,我们已与尼雷尔总统谈过多次,答应帮助修建,我们是把坦桑和赞比亚一起考虑的。只要两国总统下决心,我们愿意承担投资,并且将把有关设备从海上运去。这是支持非洲的民族独立、反帝反殖的斗争,也是为了帮助你们巩固民族独立。卡满意地表示:我不可能要求更多的了,在目前阶段,你们愿意帮助我们修,完全满足了我们现在的要求。周恩来进一步说:如果你们两位总统商定,下决心要修,愿意让中国帮助修的话,我们可以进一步去勘察。毛泽东在会见卡翁达时说:“你们修建这条铁路只有1700公里,投资也只有1亿英镑,没有什么了不起嘛。”卡翁达对毛泽东的谈话十分感谢,并说,我们只有帮助其他地区的自由战士,使他们获得独立,才能报答中国的帮助。毛泽东接着说,这不是什么报答。先独立的国家有义务帮助后独立的国家。你们独立才两年半,还有很多困难,你们也帮助了未独立的国家。我们独立已有18年了,更应该帮助他们。全世界如果不解放,中国这个国家就不可能最后解放自己,你们也不可能最后解放自己。
卡翁达访华后,坦、赞两国政府很快组成代表团来北京商谈有关修建坦赞铁路的事宜。1967年9月,三国政府代表团进行了会谈并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政府、赞比亚共和国政府关于修建坦桑尼亚——赞比亚铁路的协定》。协定规定分三个步骤:(一)中国政府派出必要数量的专家赴坦桑尼亚和赞比亚,就铁路工程进行考察,其费用由中国负担。(二)中国政府派出必要数量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对铁路工程进行勘测,根据考察、勘测的结果,由中国方面进行设计。(三)根据设计结果,由中国政府派遣必要数量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帮助坦桑尼亚政府和赞比亚政府组织施工。
至此,我援建坦赞铁路这件大事最后确定下来。
坦赞铁路工程的艰苦程度无法用笔墨描述,我工程技术人员所创下的业绩确实可以说是“惊天地、泣鬼神”。59名中国工人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实际造价一增再增,我们为这条铁路的修建付出了重大代价。但是,我们在政治上打了一场胜仗,坦赞两国人民亲身体验到中国援助真诚无私,倍受两国政府和人民、以及许多非洲国家和人民的信任和好评。正如卡翁达总统在铁路运营十周年庆祝仪式上的讲话中所说:“患难知真友,在我们困难的时候,中国帮助了我们。”“坦赞铁路已出色完成了它的政治使命,使非洲前线国家陆续解放,它今后的使命更加繁重,不仅为南部非洲发展协调会议成员国服务,而且还要为东部和南部非洲优惠贸易区做出贡献,这给予我们新的希望、骄傲和勇气来面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困难。”他还把这条铁路喻为“生命线”。我们不仅在非洲树立了执行我国援外八项原则的典范,而且还赢得了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赞扬和友谊,其政治影响远远越过坦赞乃至非洲。这要归功于毛泽东的决策和周恩来的辛勤耕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