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打开友好交往的大门
美国乒乓球队一行15人4月9日离开日本赴香港。他们成了西方新闻记者追逐报道的新闻人物。不少新闻记者向他们不断地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不断地为他们拍照。更有意思的是,在美国队接受中方邀请时,中方曾提出不能有新闻记者随访,于是便出现了除带队的斯廷霍文先生以外,几乎所有访问中国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成员都受聘成为美国新闻机构和报刊的记者的现象。然而当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到香港时,中国政府已允许3名美国记者入境,但是只能对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进行报道。这3名记者是美联社的约翰·罗德里克,全国广播公司的约翰·里奇和杰克·雷诺兹,他们都在东京工作。而约翰·罗德里克和约翰·里奇在40年代曾到过中国。罗德里克是美联社驻中国记者(1945-48年),1946年到延安采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报道中国解放区情况的第一批美国记者之一”。
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到达香港后,斯廷霍文在他下榻的饭店里意外地收到了—份电报,电报是由一个他不知道的美国机构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发来的,美国时间9日发出,内容如下:
急件:美国领馆转美国乒乓球队
理解您考虑拟邀请中国体育代表团进行回访。如果您的邀请被接受的话,一个专门致力于美中关系的全国性的委员会期望自己可以为使中国队访美而进行筹款。这个委员会是个非党派的、教育性机构,用大基金会和私人捐款运作,旨在教育美国人民了解中国。我们委员会的董事会包括密歇根大学的亚历山大·艾克斯坦教授和哈佛的费正清教授,以及全国教会委员会的大卫·亨特,赫埃德温·赖肖尔大使和企业家约翰.迪博尔德、罗伯特·鲁萨以及其他很多人。欢迎您在返美后与我们联系。祝您好运。
斯廷霍文看了这份电文后非常奇怪,因为他对发电文的机构一无所知,而且这一机构怎么会知道他要邀请中国人回访一事呢?原来,当他告诉卡宁汉这一想法后,美《新闻周刊》驻日办事处的代表了解到了这一情况,便向美发回一份电报,讲“美国队想邀请中国队回访,但没有钱,需要一个非官方性的资助人”。该刊物记者费伊·威利看到电文后脑子里立刻“闪出一个想法,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是一个理想的候选人,因为它是由有名望的中国问题专家组成的,而且与一些基金会有联系”。于是他便给该委员会打电话,讲了上述想法,并建议:“如果贵委员会对此事有兴趣的话,应该通过美驻香港领馆,在美国队到中国之前与他们取得联系,因为他们要途经香港。”接电话的是道格拉斯·默里先生。听说此消息之后,默里便马上打电话给在密歇根大学执教的该委员会主席亚利山大·艾克斯坦先生。艾克斯坦后来与鲍大可先生等分散在美各地的委员会主要成员纷纷取得联系后,在弄清了美国务院对邀请中国队回访没提出异议的情况下,召开了一个全国电话会议,经过讨论,最后决定筹措资金为请中国人回访提供帮助。该委员会从听到此消息到作出决定一共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他们行动之快,并以开全国电话会议的方式讨论并作出决定,在70年代初的美国也是不多见的。第二天一早,委员会的决定便以电报方式发给了美驻香港领馆,并转给了斯廷霍文先生。
看到电文的斯廷霍文先生此时心情比较矛盾。一是拿不准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是个什么组织;二是不知道中国人是否会接受邀请。因此,他看了电文之后,没有告诉团里其他人他准备邀请中国人并能搞到请中国人回访的款项。
4月10日晚,斯廷霍文带领美国乒乓球代表团飞抵北京。访问的高潮是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他们,同时还有到访的加拿大、哥伦比亚、英国和尼利日亚乒乓球代表团。刚到大会堂时,他们中的有些人感到“有些紧张和局促不安”,蒂姆·博根在写给《纽约时报》的报道中说,他们围坐成一圈,周总理的机敏、精明和松弛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在中美两国敌对20年之后第一次可以会面并相互交谈。周总理对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成员讲,“你们应邀访问中国,打开了两国人民间友好交往的大门。我们相信,这种友好交往将受到两国大多数人民的赞同和支持”。
当杰克·霍华德(队长)告诉周总理他希望一个中国体育代表团能访问美国时,周总理回答说,这取决于斯廷霍文先生。这时,斯廷霍文先生才透露,中国乒乓球队已受到邀请。周总理为什么没有直接回答霍华德的问题,而马上把问题转给斯廷霍文先生。原来当斯廷霍文一到北京之后,就悄悄地让一位中国陪同向中国上层领导转达他对中国乒乓球队访美的邀请。周总理显然是了解他提出邀请一事的,否则不会让斯廷霍文来回答这一问题,而且当霍华德提出邀请时周总理并没有表现出诧异。
周总理会见美国乒乓球队一事引起了西方记者的极大关注。他们评论说,“对于尼克松政府讲,对美国队的热情接待和周总理关于‘打开了新的一页’的讲话说明(对来访)极为满意。把这两件事放在一起看,它们表明这是中国人对尼克松政府上台之后一系列表示的最有意义的反响”。“这些也可构成外交政策方面的一个重大的成就——这一成就可以在大选之年大肆宣传一番”。
美国乒乓球代表团离开中国时,中方送给斯廷霍文先生一部记录了他们访华内容20分钟的电视纪录片,作为他们访华的礼物。
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回国时,先在夏威夷停留,在那儿他们意想不到地受到了民众热烈的欢迎。美国政府没有发布公告之类的新闻对他们表示欢迎,而只派了国务院的代表在机场迎候他们。但是在加州,斯廷霍文等人受到了国务院代表弗雷德里克·欧文的欢迎,同时还出席了记者招待会。
新闻机构和各类报刊异常兴奋,并急于了解第一个美国队访华的经历和观感。斯廷霍文先生乘飞机一抵达底特律,便被接到当地电视台接受采访。当他第二天到布里格斯-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人事部门的办公室上班时,他的办公室“已被装饰得如同中国的花园一样,室更挂着灯笼,窗户上挂着写满各种祝福话的贺卡”。
几天之后,应尼克松总统之邀,斯廷霍文到白宫作秘密拜访。为了保密和躲开新闻界的追踪报道,他用自己哥哥的名字订了机票。尼克松接见他时,在座的还有基辛格。斯廷霍文谈了他的访华观感。临走前,他还把中国乒乓球队队员给他的中国制造的乒乓球送给了尼克松总统。斯廷霍文后来回忆说,“那次会见是有助益的、愉快的,尽管没有人授予我国会勋章或类似的勋章”。总统“对了解第—手材料非常感兴趣”。
5月初的一天,斯廷霍文收到尼克松总统发给他的一份电报,电文如下:
这是为了表达我对你最近访问白宫时友善地送我中国乒乓球的感谢。我很高兴拥有这些使人回想起美国乒乓球队对中国进行历史性访问的纪念物。
在基辛格秘密访华前,斯廷霍文把访华的电视纪录片复制了一份,送给了尼克松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