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外交史 >> 民间对外交流史
中国代表团在日内瓦会议上的贸易活动及成就
发布时间: 2009-10-09    作者: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05 2009-10-09
  字体:(     ) 关闭窗口

  从到日内瓦的第二周起,中国贸易人员开始与西德半官方性质的东方委员会代表进行接触。5月8日,东方委员会中国组主席克安勒与中国贸易人员会谈。西德四大钢铁、五金工厂之一的奥脱•华尔夫厂老板华尔夫、西德的南德和北德两大银行的代表等也来到日内瓦与中国贸易人员会谈。5月12日和14日,瑞士汽巴药厂和BBC电气设备厂分别与中国贸易代表会面,希望与中国多做交易。在西德和瑞士工商界踊跃地与中方人员进行贸易接触的推动下,法国工商界的一些知名人士在5月下旬终于来到日内瓦。5月26日下午,法国无线电讯工业托拉斯董事长塔布衣与中国外贸官员陈明和石志昂等进行贸易会谈。5月27日,法国四大钢铁集团之一的施奈宝集团负责人威凯来到日内瓦中国贸易代表的驻地。雷任民副部长接见了他。威凯表示,虽然目前法国政府尚对贸易有限制,但不应排除双方即可开始研究情况。他还认为,印度支那问题解决后,中法关系一定会改善的。他提出欢迎中国派专家去法国参观他的工厂,认为对中国是有用的,可再由法国派专家去中国协助建设。威凯对同雷任民副部长的这次谈话很满意。他回法国后就向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司长作了报告,主张扩大对华贸易,并邀请中国专家赴法参观工厂,还提出应赶快行动,不要落在英国与西德之后。这位司长听完威凯的报告和建议后表示:他本人是同意的,法国内阁也同意,只有外交部长皮杜尔一人反对,但此事必须由皮杜尔决定。此外,参加日内瓦会议的中国贸易代表还同意大利的工商界人士进行了贸易接触。这样一来,在日内瓦会议前期,雷任民率领的中国贸易人员就初步打开了与西欧国家贸易接触的局面。

  6月4日下午,西德东方委员会代表柯勒、包特勒、维丁会见陈明和石志昂。东方委员会的这几位代表首先声明,他们今天准备谈的意见是事先征得西德政府同意的。他们说,1953年西德进口中国产品的总额为1.4亿西德马克,但直接从中国进口的仅占其中的1/10,其余均是从英国及苏联和东欧国家转口给西德的。所以,他们希望以直接贸易的方式来扩大西德与中国间的贸易,并要求中国考虑一年内进出口各2亿西德马克的贸易额。中方贸易代表表示欢迎扩大中国与西德的直接贸易,对他们提出的贸易额也表示颇有兴趣。双方还谈了支付问题、仲裁地点、货单等问题。第二天下午,陈明、石志昂与东方委员会的上述三位代表又对前一天讨论的问题作了进一步的商讨,最后形成了四点共识:第一,双方愿意扩大两国间的直接贸易;第二,东方委员会中国组与中国进出口公司将商讨订立贸易协议,协议内将包括双方交换的商品、支付、仲裁、商品检验等问题;第三,为进一步商谈,中国方面同意由西德东方委员会派一贸易代表团赴北京;第四,一切准备工作由东方委员会中国组与中国进出口公司东柏林代表处进一步接洽。双方同意将两天来商谈的结果,用交换信件的方式加以确认。西德代表在这次会谈中还提出希望中方贸易代表能去西德商谈,并欢迎参观西德的工厂。6月上旬中方贸易代表与西德东方委员会的几天商谈及形成的共识,对推动中国与西德之间扩大直接贸易是有重要意义的。

  通过5月下旬到6月初与法国人士的接触,中国贸易代表了解到,法国工商界以至政府负责官员都很盼望能恢复中法正常贸易往来,只有皮杜尔一个反对,但又认为法国政府也有可能授意商人出面,希望由中方向法国提出扩大贸易的要求,以便提高其以贸易为讨价还价的资本。在这种情况下,雷任民建议对法国的贸易活动应采取冷淡态度。由于美国的阻挠,加上法国拉尼埃政府对印度支那停战缺乏诚意,日内瓦会议在印度支那问题上进展缓慢。这种情况引起了法国人民的强烈不满,促使法国政局向好的方向发生了变化。6月12日,主战的拉尼埃政府倒台,主和派孟戴斯•弗朗斯上台。新总理孟戴斯•弗朗斯在当选前曾公开宣称,他赞成改善中法贸易关系。6月17日,孟戴斯•弗朗斯组成新内阁,他自己兼任外交部长,亲自率团到日内瓦谈判,并向法国公民许诺7月20日若不能就印度支那问题达成和平协议就辞职。所以,孟戴斯•弗朗斯对印度支那问题谈判采取了积极的态度。同时,他开始采取新的步骤扩大中法贸易,比如要求法国财政经济计划部在7月20日前拟订出一个经济计划,其中包括在研究中法贸易可能性的基础上,提出改进中法贸易关系的措施等。得知政府这一态度后,一些多年来致力于发展中法贸易的法国工商人士开始酝酿组织重要的工商业家来研究扩大中法贸易的可能性,以便最后与中国方面谈判。但在7月20日之前,中国和法国的注意力都在印度支那停战问题上,都不愿主动提出贸易问题。日内瓦会议在印度支那停战问题上达成协议后,中法贸易关系随之获得改善。在政府的支持下,法国工商团体邀请中国进出口公司技术参观团于1955年3月首次访问巴黎。1955年和1956年,中国派展览团参加了里昂和巴黎国际博览会。1956年1月和1957年9月,由法国参议院经济事务委员会主席罗希洛率领的工商界代表团两次访问中国。中法贸易额在50年代后期逐年增长。

  在参加瑞士联邦政府宴会时,瑞士政府官员向雷任民提出,愿意发展中国和瑞士两国间的直接贸易。他们还希望雷任民派商务代表到瑞士来,并邀请雷任民参观其工厂。雷任民欣然接受瑞士政府的邀请,率团于6月16日参观了欧伯斯利水电厂。几天后,雷任民一行又参观了BBC电气工厂等。6月30日上午,雷任民会见了瑞士商约代表屈郎特。雷说,您曾提到希望我们派商务代表驻瑞士,我已报告了政府,加以考虑。因为这就是发展贸易的方法之一,同样的,我认为由两国政府签订贸易协定也是可以考虑的。屈郎特对雷任民的说明很感兴趣。他说:我觉得你们愿意派商务代表来瑞士那是很好的,但是假如你们能派你们进口与出口机构的代表来则更好。我们可以考虑与你们签订一个商约,包括最惠国条款在内。雷任民说:关于商约问题,因为是您今天提出的新问题,我没有仔细考虑过,但是,我个人觉得签订一个贸易协定是好的。至于最惠国的条款,和我们政府的政策和法令是不符合的。我们也没有和任何国家签订最惠国条款的商约,我倒觉得以平等互利为原则更好些。经过商谈,双方达成许多共识,并决定将谈话内容报告给各自的政府。

  6月2日和3日,意大利可默特公司总经理金梯力等到日内瓦与中国贸易代表会谈两次。6月12日和13日,可默特公司组织的意大利小型访问团来到日内瓦与中方主要由陈明、石志昂等8名准备赴英访问的专家会谈。在6月12日的大会上,双方就开展中意贸易问题相互交换了意见。在会谈中,有几位意大利厂商代表主动提出邀请中国技术人员去意大利参观他们的工厂。第二天,双方按商品业务分类分五个小组举行了会谈,由中方五名专家与意大利工商界代表们分别参加,并研究双方具体商品的需要与供应的可能性。6月13日上午,陈明、石志昂等与金梯力就前一天双方会谈的情况和意大利工商代表团访华问题单独进行了商谈。意大利工商界代表访问日内瓦回国后,情绪都很高,感到对中国的贸易是有希望的。意大利各报也有良好反应,评价较高。金梯力不久又回到日内瓦,在6月26日和27日与陈明等就组织意大利工商界代表团访华问题进行了单独商谈。他说,几年来,在意大利政府的反对下,意大利工商界未能组织起访华代表团。这次,意大利外交部对工商界访华之行也并不积极,估计是美国正在施加压力予以阻挠所致。但意大利政府对本国工商界要求发展对华贸易的呼声也不能不作出正面反应。金梯力与陈明等认真商讨了将来组团访华所涉及的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如成员及邀请名义、对象等。

  荷兰半官方的对华贸易委员会也派代表薛卡斯、高德威来到日内瓦。6月9日、10日和29日,中方贸易代表陈明等与他们进行了三次会谈。在第一次会谈时,陈明接到了薛卡斯等递上来的访华代表团名单。在第二次会谈时,双方主要讨论了货单及访问团成员问题。第三次会谈时,荷兰方面除了薛卡斯和高德威外,还有荷兰银行家斯凯泊。荷方拟请斯凯泊担任未来的访华团团长。陈明说,北京已同意荷兰访华之行,并希望代表团于当年11月访华。通过在日内瓦的三次会谈,基本解决了荷兰派半官方代表团访华的问题。

  在日内瓦会议后期,中国贸易工作人员在与比利时工商界和政界人士的接触中,取得很大进展,特别是安排了中国访英贸易代表团对比利时的正式访问。中国贸易访问团到达伦敦的第二天,比利时工商界部分第一流厂商来到日内瓦。6月29日和30日,他们同中国贸易人员进行了会谈,双方商谈了中比贸易的一般问题,雷任民接见了比利时工商界代表。这批比利时工商界代表回国后反应良好,表示要请中国派专家去比参观他们的工厂,希望给预约性订单,以便向其政府要求出口许可证。中国贸易代表团访问英国,也对比利时官方刺激很大。一位名叫德勒诺的比利时贵族向内阁总理范纳克建议,邀请雷任民副部长从日内瓦回北京时途中去比利时访问。范纳克同意这个建议。但是,当这一建议提交内阁讨论时,外交部长斯巴克表示反对,理由是中比尚无外交关系。内阁讨论结果是,改由比利时工业联合会出面邀请中国进出口公司派代表团访问比利时,使之成为一次业务机构间的往来活动。7月9日,比利时工业联合会向中方寄来由其主席德斯塔克签名的正式邀请信。7月16—21日,中国贸易代表团成功地访问了比利时。中国贸易代表团对比利时的访问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特别是由于发表了联合声明,对西欧国家产生了更大的影响。由于英国半官方工商机构不敢公开反对美国的“禁运”政策,致使中国贸易代表团访问英国时无法与英国工业联合会等五个团体发表联合声明。中比联合声明则宣布,双方“愿为排除贸易障碍而共同努力”,这是对美国“封锁、禁运”政策的一个公开打击,中方的比利时之行对增进中比贸易关系起了良好作用。

  在周恩来的亲自指导下,雷任民率领中国贸易工作者,在日内瓦会议期间积极努力,与西欧国家的政府官员和工商界人士频繁接触,取得了重大成果,有力地冲击了西方对新中国的“封锁、禁运”,特别是在实现中英外交突破的基础上,又发展了两国的贸易关系,实现了新中国贸易代表团首次对英国的正式访问。在中英外交和贸易关系突破的影响下,中国与其他主要西欧国家的贸易关系也进一步密切。日内瓦会议成为中国与西欧国家贸易关系发展的重要契机和转折点,由此恢复和扩大了双方半官方的直接贸易关系,民间、半官方及至官方的贸易访问日益频繁。中国代表团在这个历史性会议上的贸易活动,为50年代后期中西贸易关系的快速增长和60年代中国将对外贸易的重心转向西方奠定了基础。

  〔作者王红续,中共中央党校副研究员,北京,100091。〕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