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外交史 >> 民间对外交流史
关于斯诺最后一次访华的几件史实
发布时间: 2009-10-09    作者:熊向晖    来源:中共党史资料1998-01(065) 2009-10-09
  字体:(     ) 关闭窗口

  1972年初,斯诺病重。1月22日,毛主席、周总理派出医护小组去瑞士斯诺住所。2月8日,中国驻联合国代表黄华奉周总理指示专程到瑞士探望斯诺。2月15日(中国春节)斯诺逝世。2月16日毛主席的唁电说:“斯诺先生是中国人民的朋友,他一生为增进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周总理的唁电说:“斯诺先生的一生,是中美两国人民诚挚友谊的一个见证。……甚至在他病重期间,他仍念念不忘为增进中美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而工作。……”

  斯诺曾对毛主席说:“我不认识尼克松。”但1972年2月12日,尼克松在行将访华之前,给生命垂危的斯诺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内有“你那举世瞩目的卓越事业”的赞语(罗斯•特里尔著:《毛泽东的后半生》,中译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第183页)。1972年2月21日,毛主席会见尼克松时说:“所以,我跟早几天去世的记者斯诺说过:我们谈得成也行,谈不成也行,何必那么僵着?一定要谈成?”尼克松说:“他的死是很令人悲伤的。”尼克松总统应邀访华,在中美关系史上和国际关系史上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斯诺对此所作的贡献是不应湮没的。

  三

  《年谱》称,“毛泽东会见斯诺,回答他提出的有关‘文化大革命’、中美关系等问题。”这一概括并不确切。从上面引述的《纪要》看,“文化大革命”和中美关系问题,都是毛主席首先主动地向斯诺讲的(中间斯诺有几个插问)。关于个人崇拜问题也是如此。据上面引述的《纪要》,当毛主席讲到“意大利杂志上的这一篇我看了”,斯诺问:“你看写得可以不可以?”接着就是下面一句:

  毛主席:可以嘛。你的那些什么错误有什么要紧?比如:说我是个人崇拜。你们美国人才是个人崇拜多呢!你们的国都就叫华盛顿。你们的华盛顿所在的那个地方就叫哥伦比亚区。

  联系到《纪要》开头斯诺所说:“我经常想给你写信,但我真正写信打扰你还只有这一次”,可以推想,斯诺在信中似乎承认所谓毛主席助长个人崇拜的说法是个错误。但斯诺没有提到这些,在《同毛泽东的一次交谈》一文中,他对个人崇拜问题是这样写的(删去一些无关的话):

  我们谈到了我写的关于我们上次1965年1月谈话的报道,在那篇报道中,我写道,他承认中国确有“个人崇拜”——而且有理由搞“个人崇拜”。因为我写了这一点,有些人曾批评过我。

  他说,就是写了在中国有“个人崇拜”,又怎么样呢?有这样一回事嘛。为什么就不能写呢?它是事实嘛……毛继续说,在我们1965年进行谈话的时候,许多权力——各个省和各个地方党委内,特别是北京市党委内的宣传工作的权力——他都管不了的。正因为如此,他那时曾说需要更多的个人崇拜,以便鼓动群众去摧毁反毛的、党的官僚机构。

  当然个人崇拜也搞得过火了。今天,情况不同了。……所谓“四个伟大”——对毛本人的称号:“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多么讨厌。总有一天要统统去掉,只剩下“Teacher”(导师)这个词——那就是教员。毛历来是当教员的,……其他的称号将一概辞去。

  我说:“我常常想,不知道那些喊拥护毛的口号最响、挥动旗子最起劲的人,是不是就象有些人所说的,在打着红旗反红旗。”

  毛点点头。他说,这些人分三种。一种是真心实意的。第二种是随着大流的——因为别人喊“万岁”,他们也跟着喊。第三种是伪君子。我(按:指斯诺)一定不要受这一套的骗。

  我说:“我记得,就在你1949年进北京之前,中央委员会曾通过一个决议,据说是根据你的建议,禁止用任何人的名字来给街道、城市或地方命名。”

  他说,是的,他们避免了这种做法;但是,其他的崇拜形式出现了。有那么多的标语、画像和石膏像。红卫兵坚持说,如果你周围没有这些东西,你就是反毛。在过去几年中,有必要搞点个人崇拜。现在没有这种必要了,应当降温了。

  他接着说,但是,难道美国人就没有自己的个人崇拜吗?各州州长、各届总统和每个内阁成员,没有一些人去崇拜他,他怎么能干下去呢?总是有人希望受人崇拜,也总是有人愿意崇拜别人。他问我说,如果没有人读你的书和文章,你会高兴吗?总是要有点个人崇拜嘛,这也适用于我(按:指斯诺)。(第168至170页)

  以上就是斯诺在《同毛泽东的一次交谈》(据中译本)中所写关于个人崇拜问题的全部内容(未按《纪要》核正)。

  据原记录,斯诺认为毛主席谈的很坦率,他提到两位定居北京的美国朋友,说他们谈到这个问题时不像毛主席这样坦率。对此,毛主席说:“你们有点迷信,还有一点恐惧,怕说错了话;我不怕说错话,我是无法无天,叫‘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没有头发,没有天。”唐闻生翻译时说明,“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的意思是无所畏惧。

  《生活》杂志刊登的斯诺的文章中没有提到这些,却在该文倒数第二段写了一些无中生有、生编硬造的话。《参考资料》1971年5月2月所载“美《生活》杂志刊登斯诺文章《同毛泽东的一次谈话》”,把这一段删掉了(《纪要》中也未将原记录中的那段话纳入)。

  斯诺将这篇文章收入《漫长的革命》一书,该书的中译本记载了原文的倒数第二段: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