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外交史 >> 民间对外交流史
关于斯诺最后一次访华的几件史实
发布时间: 2009-10-09    作者:熊向晖    来源:中共党史资料1998-01(065) 2009-10-09
  字体:(     ) 关闭窗口

  1970年

  9月(按:无日期,置于9月30日之后)   安排来华访问的斯诺夫妇参观北京反帝医院,……在林巧稚陪同下,斯诺在医院观看了两例针刺麻醉手术,并照了相,之后,周恩来针对“让外国人看针麻手术是泄密”的说法,指出:斯诺先生是我们的老朋友,……是我把针麻向外公开的首发权送给了他,要他好好为我们宣传。斯诺先生说那天的时间太仓促,没有看好。应再给他安排一次,一定要满足他的要求。

  10月1日   同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二十一周年庆祝大会并检阅游行队伍。将斯诺和夫人引见给毛泽东。毛与斯诺夫妇在天安门城楼上合影。

  10月19日   会见斯诺和夫人,谈及中国针灸麻醉、核试验、自身健康情况等。……在谈到健康状况时说,在身体方面,文化大革命把我打败了,所以要打球蛋白了。因为睡得少,所以使我健康减弱了,近四年心脏有毛病,年纪已近七十三了。(按:这段文字极为感人)

  11月5日   与斯诺及其夫人长谈。在谈到中美关系时说:中美谈判从一九五五年开始到现在,没有解决什么问题。为要解决问题,现在就要谈台湾问题,就是美国武装侵略和占领了台湾及台湾海峡,其他问题都是次要的。对此,我们谈判的态度和方针不会改变,应改变的是美国政府。我们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按:略去关于中苏关系及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问题的内容。)我们反对强权政治,反对大国垄断。因为应该说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谈话中,还就有关核裁军以及其他国际问题阐述了看法。

  12月7日   致信黄华,请他写一简单报告,说明斯诺夫妇来华后的访问情况,以便报毛泽东接见。并特别注明:“请你们在这样一个报告上,不要提请林副主席和江青同志接见了。”(按:这是非常重要的史料)

  12月18日   毛泽东会见斯诺,回答他提出的有关“文化大革命”、中美关系等问题。……毛泽东还提出可由斯诺对外发表周恩来同斯诺的谈话。

  1971年

  1月15日   同斯诺就中国国内问题长谈,向斯诺提供了有关国内生产情况的数字,认为总的形势是好的,基础经济受到的损失是相当有限的。(略去关于精简机构、下放干部问题的谈话内容)

  《年谱》中上述记载一开始就是“安排来华访问的斯诺夫妇参观北京反帝医院……”,使人看后感到突兀。据安建设信,“周总理工作台历1970年8月18日(晚10时半)记有会见斯诺夫妇。”据《大事记》:1970年“8月18日晚11时30分,在首都体育馆贵宾室会见美国友好人士埃德加•斯诺和夫人。”1970年8月19日《人民日报》第二版在《周总理会见美国友好人士埃德加•斯诺和夫人》的标题下,载“新华社十八日讯”,内称斯诺和夫人“是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邀请来我国进行访问的”,并称,会见时,该会“理事黄华在座”。《年谱》8月18日却是空白。

  这段《年谱》及本文其他各节均涉及1970年12月18日毛主席同斯诺的谈话。这次谈话共五小时,翻译是唐闻生,记录是王海容。这次谈话记录印发范围很小,所列密级较高。但197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发给党、政、军、各部委及各省、市、自治区、各大军区党委(或党的核心小组)的通知(未列密级)说:“现将《毛主席会见美国友好人士斯诺谈话纪要》发给你们。此件请印发党的基层支部,传达至全体党员。”“如非党干部和群众……提出问题时,亦请以毛主席的谈话为准予以回答和解释。”中央转发的《毛主席会见美国友好人士斯诺谈话纪要一九七○年十二月十八日》(以下简称《纪要》)特别注明(已经毛主席审阅)。《纪要》未列密级。

  斯诺将这次会见以《同毛泽东的一次交谈》为标题,写一短文,发表于1971年4月30日美国《生活》杂志。斯诺以同一标题及该文除导语外的全部内容收入《漫长的革命》一书。(以下所引斯诺的话,均据该书中译本,引时不注书名,只注页数。)

  对照《纪要》,《年谱》中1970年12月18日“毛泽东会见斯诺”一段概括得不够确切,而最后一句“毛泽东还提出可由斯诺对外发表周恩来同斯诺的谈话”则完全错了。据《纪要》,毛主席同斯诺谈话开始不久就说:“我看你发表跟周恩来总理的谈话比较好,同我的不要发表。意大利杂志上的这一篇我看了,我是看从外国文翻译成中文的。”毛主席是指1970年12月13日意大利《时代》周刊上发表斯诺写的《同周恩来的谈话第一部分》(谈外交问题)。在西方国家,杂志的发行日期常比标明的出版日期早几天。12月13日出版的意大利《时代》周刊12月10日就发行了。新华社编印的《参考资料》1970年12年11日下午版就以《外电纷纷转播〈时代〉周刊发表的周总理同斯诺的谈话》为题,刊载了[合众国际社]、[关联社]、[路透社]10日自意大利米兰发的电报,在导语中,多引用周总理所说中、美关系的关键问题是台湾问题;电讯中有的突出说明“这是文化革命以来共产党中国领导人同西方记者的第一次谈话”;有的着重指出斯诺是“美国作家、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有的则提到“《时代》周刊说它对这篇谈话拥有世界版权”。在此后几天的《参考资料》中,还相继刊载了《法报报道斯诺发表的周总理同他的谈话》,《日报报道周总理会见斯诺并发表述评》,乃至《伊拉克赞比亚报纸报道周总理同斯诺的谈话》。日本《产经新闻》转载法新社米兰电,并以《从外交上动摇美国》为题,发表述评说,“周总理对闻名的中国问题专家、美国记者斯诺的谈话,是重申中国过去的态度,再次说明美中之间的最大障碍是台湾问题”,“华沙会谈自今春美军进攻柬埔寨以来中断,至今没有恢复”,“即使华沙会谈恢复,如果美国不改变它的对中国政策,谈判也不会有进展。因此,可以说周总理的谈话是从外交上动摇美国”。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