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我被派到西南大区,在刘伯承、邓小平同志的直接领导下,负责西南文化教育方面的工作。1953年,大行政区撤销,我奉调回北京任中央人民政府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主任。1953年7月参加国际活动指导委员会,并受托筹建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担任会长。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是对外开展友好活动的民间组织,遵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开展中国人民对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和文化艺术交流活动。1958年,中央成立了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这是政府机构,我兼任副主任。
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是1954年5月3日正式成立的,1966年4月22日改名为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友好协会。“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被迫停止活动。1969年5月,在周恩来总理关怀下,友协恢复活动,并与原来的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的部分机构合并,改名为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从对外文化协会成立,到被迫停止活动,我都是负责这方面工作的。粉碎“四人帮”以后,王炳南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兼党组书记。我于1978年6月恢复工作,任对外友协副会长兼党组副书记。直到1986年我担任六届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才辞去友协副会长、党组副书记的职务。我虽然不直接参与友协的领导工作了,但我一直关注友协的活动,现已年暮,还兼任友协的若干名誉职务。
回顾我从事人民外交工作的经历,看到我们中国目前正以前所来有的规模走向世界,感触颇多。
(一)
建国初期,为什么要成立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等民间组织呢?因为当时美国政府实行敌视新中国的政策,我们新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没有被更多的国家和人民认识了解,因此从世界范围来说,同新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还不多,与我们建交的主要是苏联、东欧和北欧的一些国家,以及我们在南亚的一些近邻国家。西欧、南欧的多数国家未与中国建交,非洲、北美、拉丁美洲更是和新中国鲜有来往的空白地区。
当时,国内的形势是抗美援朝取得了胜利,国民经济已恢复,大规模经济建设即将开始。然而当时我们一方面面临帝国主义的封锁,另一方面有国民党反动派的造谣、污蔑。因此,我们要发展,就要开展各方面的工作。党中央的意见是要开展人民的外交,通过与人民的来往,宣传新中国,使各国人民了解新中国,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以利于我国的建设和发展。周恩来总理十分强调,政府之间,你反对中国,但人民的工作,我们会做,也必须去做。
为了在国际上争取更多的国家和人民了解中国,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建国初期成立了中苏友好协会,此后又成立了中缅和中印友好协会。1952年还在北京召开了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开始和各国的文化、艺术、科学、教育、经济界及从事和平运动的著名人士进行交往。为了进一步开展工作,中央决定成立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南汉宸同志为会长。贸促会成立后,通过经济方面的来往,促进了我国经济贸易的发展和交流。
为了在更大范围内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特别是扩大与加强文化教育艺术方面的交流,1954年又成立于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这样,可以在未与我建交的国家官方往来还不成熟的条件下,通过文化艺术同各国来往交流,开展各方面的工作。同时还成立了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及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这些组织都是与世界各国政界人士、社会名流进行交往的民间机构。通过这些机构向全世界宣传新中国的情况,宣传新中国的政策,让各国人民了解新中国,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
(二)
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的成立,是由中共中央国际活动指导委员会负责人王稼祥同志具体筹划组织的。根据周总理的指示,先成立了筹备委员会。
1953年夏,中央决定由我负责筹备工作。先由政务院秘书长习仲勋同志与我打招呼,他说:“扫盲委员会准备在首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成立的新政府机构中撤销,要你接受新的任务,中央已有安排,你去找中联部部长王稼祥同志面谈。”
随后,我去中联部见到王稼祥同志,他一见到我就非常高兴,与我亲切交谈。他待人诚恳,党性原则强。他把1953年7月中央决定成立对外文协的经过和有关精神详细地告诉我,并说内定由我担任会长。当我看完了中央政治局会议的有关文件后,王稼祥同志对我说:具体怎样筹备,可根据中央的方针、政策,你自己去考虑,我们只是把总的要求、总的方针任务告诉你。通过民间的来往,开展文化交流,这个面非常宽,任务很重,你要全面地考虑。首先成立筹备委员会,名单由你决定,然后告诉我,我们帮助通知,召集大家来开会。他把任务交代后,还告诉我,在他的领导下,中央有一个国际活动指导委员会,研究部署和处理有关外事工作,并将我列为委员会的成员。和王稼祥同志的这次谈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可惜他在十年动乱中受尽了折磨,并在忧愤中去世,现在想起他就十分怀念。
我按照这次谈话精神,在筹备对外文协时,提出了几个委员名单,有刘宁一、廖承志、范长江、赵沨等人。开筹备委员会时,我把中央成立对外文化协会的意图作了说明,也把苏联的对外文化协会(简称VOKS)作了介绍。筹备会拟定了对外文协的组织方针、任务等具体方案,报经国际活动指导委员会批准后,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正式成立。在成立大会上,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郭沫若同志讲了话。
周总理对对外文协的工作一直很重视。有一次在中南海西花厅开会,我向周总理报告和请示关于文协副会长的人事安排问题。周总理问:“你意见怎样呢?”我说:“作对外文协工作,应了解国际国内的文化情况,并在这方面很有经验,夏衍同志非常适合。”周总理说:“夏衍同志是华东区文教委员会主任和文化部的部长,任务很重,再说夏衍同志在上海工作,这对你也是一种重要的支持和配合嘛。”后来周总理调来了阳翰笙同志作文协副会长兼党组书记,当时副会长还有著名的文化人丁西林、洪深等人。此后,文协就顺利地开展了工作。
随着对外文协等机构民间外交活动的开展,我国对外交往不断扩大。1958年,由周恩来总理主持成立了国务院外事办公室,由上海市调来的新任外长陈毅同志担任主任。同时成立了由国务院领导的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1957年开始筹备),张奚若任主任,我任副主任(仍兼对外文化协会会长)。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是政府性质的国家外事机构,但仍保留对外文化协会来做民间外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