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人民在朝鲜劳动党和金日成首相的领导下,忍受着美国侵略造成的苦难,以坚持生产,筹借粮食,修路筑桥,运输物资,救护伤员,担任向导,除奸反特等积极行动全力支援志愿军的作战。据不完全统计,朝鲜人民直接为志愿军作战支前的人数即达30万以上。朝鲜人民军同志愿军并肩作战,紧密团结,密切协同,相互支援,保证了各次作战的胜利。
中朝两国人民的全力支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力量源泉。
二
(一)抗美援朝战争的军事胜利
朝鲜战争是通过谈判,在三八线地区划定军事分界线实现停战而结束的。这就给人一种印象,似乎战争双方没有胜利者,也没有失败者,双方打成了平手,谁也打不卞去了才停战的。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在国际在国内都有这种认识。
从表面上看,这种认识不能说没有道理。但若加以分析即可看出这种认识并不太全面。因为,这场战争是双方在经济实力和军队武器装备极不对称的情况下进行的战争。
美国是世界上的头号资本主义强国,1950年,其钢产量达8772万吨,国民生产总值达1507亿美元,而同期中国的钢产量为60.6万吨,仅相当于美国的1/144,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为574亿元人民币(新币值),也无法同美国相比。
美军的现代化装备是世界上最强的,其1个步兵师即装备有坦克149辆,装甲车35辆,追击炮以上各种火炮794门,各种汽车3800余辆。在战场上有7个师作战,共有坦克1000余辆,并且有强大的空军和海军支援作战,保持作战的飞机1500架左右,最多时达2400架,海军舰艇300余艘,掌握有整个战场上的制空权和制海权。
而志愿军没有海军参战,在前期也没有空军和坦克部队参战,根本谈不上制空权和制海权。后期少量空军参战,也只能掩护平壤以北地区的铁路运输,第一、第二线最多时5个师作战,飞机仅250架,加上苏联空军2—3个师,飞机120—210架,也共仅有370—460架飞机。后期坦克部队参战,最多时只有400辆坦克。志愿军步兵军装备更为落后,没有坦克和装甲车编制,配有汽车100辆,前期军、师两级各编有1个炮营,团编有2个炮连,后期军编有1个炮团,另2个高炮营,每军迫击炮以上全部火炮仅540—600门,还不足美军1个师的编制,并且火炮陈旧、型号杂、口径小、射程近、炮弹少。此外,志愿军总部掌握的机动火炮,最多时也只有600门,另有高炮200门。
通过上述对比,可以想见,志愿军的作战条件是多么艰难。然而,就是在这样对比悬殊的条件下,志愿军非但没有打败,而且取得了占有优势的战果。
从双方的损失看,志愿军和人民军共歼敌109万余人(这是中朝方面公布的数字。如果按美国和南朝鲜各自公布的损失数字,仅美军和南朝鲜军即损失112万余人),而志愿军和人民军作战共减员64万余人(志愿军减员36.6万余人);美国直接支付的战争费用200亿美元,中国支付的战争费用为62亿元人民币;装备的损失也是美国方面的大,志愿军方面小。总之,志愿军和人民军战果大,损失小,是胜利者。
从战场进退的情况看,志愿军入朝后,同朝鲜人民军一起,把美国侵略者从鸭绿江边打回到三八线,并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地区,直至停战实现。此外,美国人尤其军界人士至少承认没打赢,并且承认在某些战役中,遭受了美军“历史上可耻的失败”。
这样看来,抗美援朝战争我们不是一般地同美国人打成个平手的问题,而是取得了了不起的军事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了不起的胜利者。
(二)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和影响
如果说,我们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军事胜利,那么,政治上的胜利和意义更大。
1.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我国大陆的安全。这是直接的作用和意义。
2.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受了全面的考验,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正气。中国在当时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那样严重的困难情况下,面对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主义的侵略威胁,中国人民敢不敢起而斗争,并且能不能取胜。这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共中央代表中国人民的意愿,勇敢地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这本身就体现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这本身就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但美国没有料到,而且世界许多国家都很瞩目。尤其中国人民志愿军依靠那样落后的武器装备,居然打败了世界上武器装备最现代化的美国军队,几乎引起了整个世界的震惊,整个世界都不得不对中国刮目相看了。
3.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本身就确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越南战争中,美国地面部队未敢越过北纬17度线;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建交等,都有中国人民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这个因素在发生作用。
4.严厉地教训了美国,极大地消除了中国内部和国际上的“恐美病”。美国从两次世界大战中发了横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上和军事上最强大的国家,是世界的霸主,到处侵略扩张,不可一世。然而,中国人民敢于和它较量,并打败了它。这是美国在战后第一次受到严厉的教训。从此,美国不再敢小视中国人民,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不得不把中国摆到适当的位置。这对中国具有“恐美病”的人是极大地教育,同时对亚洲和世界人民反抗美国侵略和压迫的斗争也是极大的鼓舞。
此外,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还有经济意义。一方面,志愿军在战场上取得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国内的人民,促进了全国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得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于1952年下半年提前完成;另一方面,是更重要的,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争取了安全和平的环境,得以保证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进行和完成。
〔作者齐德学,1950年生,军事科学院军史部副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