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外交史 >> 国际援助发展史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主要经验及意义
发布时间: 2009-10-09    作者:齐德学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1995-05 2009-10-09
  字体:(     ) 关闭窗口

  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同什么敌人打什么仗,一切从战争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作战方法,是我军作战的基本指导原则。志愿军在朝鲜同美军作战,武器装备落后,尤其没有制空权,因此困难很大。在作战指导上则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立足于现有武器装备打胜仗,采取了适合自身装备特点的有效战法,充分发挥现有武器装备的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敌军现代化武器装备效能的发挥。从而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志愿军采取的主要战法有:

  1.充分发挥近战、夜战特长,争取行动自由

  行动自由是军队的命脉,没有自由就没有主动。

  志愿军没有制空权,昼间行动困难。而美军不善夜战,并且其飞机在夜间活动受到限制。因此,志愿军则发挥自己夜战特长,充分利用夜间作战。争取行动自由,争取主动。在夜间开进集结、展开攻击,在夜间实施战役战斗上的迂回包围、打乱敌军布势,在夜间进行物资的运输和补给,创造了一套有效的夜战经验。当时在战场上曾流行着:太阳是美国人的,月亮是中国人的说法。

  美军远战武器较多,远战火力较强,并且美军部队害怕近战。而志愿军远战武器较少,远战火力较弱,并且志愿军部队作战勇敢,不怕牺牲,有200以内作战的硬功夫。因此,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充分发挥近战特长,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短兵武器的作用,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美军远战武器和空中支援的效能。

  志愿军充分发挥近战、夜战的特长,有效地争取了行动自由。

  2.充分利用战略和战役上的突然性,予美军以出其不意的打击

  志愿军每次作战都力图做到如此,尤其在入朝初期的作战中体现得更为出色。利用美国判断中国出兵可能性很小的错误,志愿军则秘密开进入朝,突然出现在战场上,取得了入朝第一次战役的胜利。尔后又利用美军判断志愿军兵力不多的错误和恃强骄狂的心理,采取隐蔽企图,故意示弱,诱其深入的战法,扩大其错觉,在将其诱至预定战场后,突然发起反击,一举将其从鸭绿江边打回到三八线,收到了大大超出预想胜利的结果。在以后的各次进攻作战中,也都隐蔽企图,突然发起攻击,取得了理想的结果。

  3.充分发挥兵力优势,集中兵力各个歼灭敌军

  美军虽然武器装备占有优势,但兵力不足,与此相反,志愿军虽然武器装备处于劣势,但占有兵力上的巨大优势。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始终保持了这种优势。这本身对美军就具有威慑和震撼作用。在具体的战役战斗中,志愿军都集中了足够的兵力,尤其在主要攻击点、主要攻击方向上集中的兵力优势更大,而更加注重的是集中优势兵力,突破一点,动摇全局。这既是志愿军的作战指导思想,又是重要的作战方法。

  4.侧后迂回同正面突击相结合,打乱敌军布势,乘乱歼敌

  美军机械化和摩托化装备水平高,对后方和道路依赖性大,其固有的致命弱点就是最怕切断后路。因此对侧后非常敏感。志愿军抓住美军这一弱点,在每次进攻作战中均部署有专门的迂回部队断其后路,同时配合以正面部队的突击,对其形成包围。这种战法很有效,只要志愿军迂回部队一出现在其侧后,其整个布势便即刻发生动摇,继而全线溃退。志愿军采取这种战法,对联合国军威慑作用很大,迅速打出了有利局面,对促进整个战局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5.实行战术的小包围,打小歼灭战,逐步向打大歼灭战过渡的作战原则

  志愿军依靠落后的武器装备同高度现代化的美军作战,实行战略或战役性的大迂回,一次包围美军几个师,或一个整师,甚至一个整团都难达到歼灭任务。鉴于此,毛泽东提出了对美英军打小歼灭战的作战原则,即志愿军每个军在每次作战中,只精心选择美英军一个营或略多一点为对象,而全部地包围歼灭之,逐渐向打大歼灭战过渡。志愿军在战争后期采取这一原则,取得了明显的作战效果。

  6.构筑以坑道为骨干的坚固阵地体系,更有效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构筑以坑道为骨干的坚固阵地体系,是志愿军的一个伟大创举。战争在三八线南北地区形成战略相持后,双方均转入战略防御,并开始了停战谈判。志愿军为在防御作战中减少联合国军优势火力造成的杀伤,并使攻防作战有可靠的阵地依托,遂在横贯朝鲜半岛的整个正面战线和侧后东西海岸陆续构筑了以坑道为骨干的支撑点式的防御阵地体系,并创造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坑道战术,有效地降低了联合国军优势火力的效能,更好地达到了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目的。

  7.采取多种作战手段杀伤消耗联合国军的有生力量

  在两年多的阵地战中,特别是在以坑道为骨干的阵地体系基本形成以后,志愿军为促进停战谈判顺利进行和早日实现停战,则采取挤占阵地、战术出击和战役反击等多种手段,并配合以狙击活动积极作战,有效地杀伤消耗联合国军的有生力量,牢牢掌握了作战的主动权,终于迫使联合国军签字停战。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