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至12日,胡锦涛主席应邀出席了在塔什干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次会议并对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进行了国事访问。在胡锦涛主席访问结束之际,陪同出访的外交部长杨洁篪向随行记者介绍了胡锦涛主席此行有关情况和访问成果。
杨洁篪说,胡锦涛主席此次出访是在国际形势复杂深刻变化、世界经济复苏基础脆弱、全球性挑战此起彼伏、各种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我对中亚地区采取的一次重大外交行动。在短短4天时间内,胡锦涛主席开展了密集的外交活动,共出席30多场双边和多边活动。与会和访问期间,胡锦涛主席从维护地区团结稳定、促进合作发展的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出发,广泛深入细致地做各方工作。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及国际舆论进行了充分报道。胡锦涛主席此访有力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全面提升了中乌和中哈关系水平,深化了中国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多领域互利合作,务实高效、成果丰硕,获得圆满成功。
杨洁篪说,上海合作组织塔什干峰会是在特殊情况下举行的。本次峰会除成员国元首和代表外,4个观察员国,2个主席国客人及联合国、东盟、独联体、欧亚经济共同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领导人和代表与会。当前,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联合自强、共同发展意愿上升,同时在维护地区安全、开展务实合作方面面临新问题和新挑战。如何进一步明确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方向和任务,规划部署各领域务实合作和对外交往,这是本次峰会的主题,也是成员国关注的焦点。作为上海合作组织重要成员,中国积极参与峰会全过程,同各成员国一道密切沟通,团结协作,排除干扰,凝聚共识,为峰会顺利举行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胡锦涛主席在峰会上发表《深化务实合作 维护和平稳定》的重要讲话,指出,新形势下各成员国唯有切实遵循“上海精神”,加强团结协作,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才能战胜艰难险阻,实现共同发展。胡锦涛主席就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深化合作提出6点建议:一是巩固团结互信,夯实本组织发展的政治基础。二是加大反恐力度,构筑本组织发展的安全环境。三是深挖合作潜力,增强本组织发展的持续后劲。四是扩大友好交流,巩固本组织发展的人文基础。五是完善内部建设,健全本组织发展的决策机制。六是秉承透明开放,营造本组织发展的良好环境。胡锦涛主席的讲话高屋建瓴,寓意深远,赢得成员国广泛响应和积极评价。各成员国纷纷表示,上海合作组织日益成为维护中亚地区乃至世界安全稳定的一支重要建设性力量。为有效应对新挑战新威胁,上海合作组织应该加强团结合作,推动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努力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提高上海合作组织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确保上海合作组织不断稳步发展。
安全合作是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的共同关切,也是本次峰会的重要议题。胡锦涛主席同各国领导人重点围绕加强地区安全合作等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各成员国重申,将继续共同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打击非法贩运毒品、武器和其他跨国犯罪活动以及非法移民。成员国将继续深化合作与协调,共同落实好《上海合作组织反恐怖主义公约》、《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2010年至2012年合作纲要》等本组织框架内签署的相关文件,向国际社会展示成员国加强安全合作,维护地区稳定的决心和信心。
经贸合作是本次峰会一大亮点。胡锦涛主席在峰会上建议各成员国加紧实施《〈多边经贸合作纲要〉落实措施计划》和应对金融危机共同倡议,加强非资源领域及农业、电子商务等领域合作,各方对胡锦涛主席提出的主张予以高度赞赏。成员国强调,要努力协调行动,消除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的不利影响,确保成员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成员国采取稳定本国经济和金融系统的举措十分及时,将有助于提高成员国抗风险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应逐步落实2009年10月14日在北京通过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关于加强多边经济合作、应对全球金融经济危机、保障经济持续发展的共同倡议》确定的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