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外交史 >> 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美贸易问题的根本是美经济需要解决结构性问题
发布时间: 2010-04-06    作者:张永兴 连鹏    来源:新华网 2010-04-06
  字体:(     ) 关闭窗口

  新加坡《联合早报》5日发表美国加州硅谷一家高科技公司总经济师连鹏的文章。文章认为,中美贸易方面出现的问题源于美国经济特有的结构性问题,而不是源于汇率问题。

  文章说,事实上人民币在2005年7月与美元脱钩后的3年内升值了21%。美国高盛公司的分析也认为,人民币汇率现在基本上已经合理,而即便假设人民币还被低估,其升值对解决美国贸易逆差的帮助也是很有限的。人民币大幅升值将令美国消费者雪上加霜,美国的全球贸易逆差也将进一步恶化。

  文章认为,美国外贸逆差涉及的对象众多,美国对近百个国家存在贸易逆差,而且其中大多为自由汇率国家。此外,试图用汇率来解决大国间的结构性贸易失衡是难以奏效的,因为这是有着前车之鉴的:1985年发达国家签署“广场协议”迫使日元大幅升值,其结果是20多年过去了,美国对日贸易逆差依旧,而日本还在承受协议引起的资产泡沫带来的经济苦果。

  文章认为,美国的消费和储蓄行为模式是导致其贸易失衡的根本:去年美国私人消费占整个国内生产总值的七成以上,而美国私人储蓄率为4.3%。因此,美国应该增加储蓄。

  文章认同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罗奇的观点,即解决中美贸易问题的根本不是迫使人民币升值,而是在于从根本上改变美国长期举债无度、寅吃卯粮的做法,转变为量入为出、增加储蓄。

  文章说,美国消费者举债无度其实是在“扬消费、抑储蓄”政策下的选择。要从根本上提升储蓄率,必须从社会保障、贷款制度及监管、税收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多方面着手。

    1. 中国贸易投资促进团同美方签署六项贸易投资协议
    2. 中美贸易金融关系的非对称平衡
    3. 十天"推销之旅"待解中美贸易迷局
    4. 6万亿:骆家辉打中国主意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