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美经贸合作的总体利益关系基本平衡
中美经贸合作不仅给中国,也给美国带来巨大收益。简单地把中国在货物贸易中的顺差解读为中国受益,美国吃亏,是非常片面的。
(一)中国出口产品,惠及美国民众。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大幅提高了美国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福利。美国自华进口以日用消费品为主,纺织服装、鞋类、玩具、家具和箱包等占30%左右,电器及电子产品占45%左右。这些物美价廉的产品有效抑制了美国通胀,提高了美国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按照摩根士坦利公司研究结果推算,2009年自华进口为美国消费者节省了约1000亿美元的开支。限制自华进口,只能是以美国民众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福利为代价。
(二)顺差在中国,利益在美国。中国对美国出口中加工贸易占60%左右,2009年加工贸易形成对美顺差1176亿美元,占中美贸易顺差的82%。中国加工企业接单生产后出口,只获得少数加工费,而产品设计、运储和营销等环节的大量利润被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外国企业获得。一台在美售价约1200美元的笔记本电脑,中国加工企业仅获取35美元加工费。英国《经济学家》杂志也曾引过一个小例子,标有“中国制造”的ipod播放机的市场零售价为299美元,其中中国出口组装厂只赚取4美元的加工费,而160美元被美国设计、运销和零售企业获得。
(三)美国利益不仅在货物贸易。美国从对华投资和服务贸易中获取了巨大收益。目前在华经营的美资企业约3万家,调查显示,2008年美资企业在华实现销售收入1530多亿美元,出口750多亿美元,利润总额近80亿美元。中国美国商会《2009年美国企业在中国白皮书》表明,2008年74%的美国在华企业实现盈利,81%的企业对未来5年在华业务发展前景表示乐观。在服务贸易领域,美国长期保持对华顺差,近5年年均增长35%。美国会计、银行、保险、证券等服务贸易企业在华均有良好的经营业绩。目前,中美关于服务贸易尚无全面的统计数字,但初步估算中方逆差在130-150亿美元之间。
买卖是交易双方根据市场规律自主作出的理性决定,在中美贸易持续快速发展的事实面前,中美经贸关系利益严重失衡的论断显然不符合逻辑。
三、建设性地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健康发展
胡锦涛主席和奥巴马总统提出中美要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伙伴关系。去年奥巴马总统访华时,中美双方在《联合声明》中提出要共同努力促进更加可持续和平衡的贸易与增长,并共同致力于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我们应当认真落实这些共识,避免中美经贸合作遭遇不必要的伤害。
一是要坚持对话与合作,妥善化解分歧。中美经贸合作规模巨大,出现一些不同意见不足为奇。中美在经贸问题上有畅通的沟通渠道,特别是已经建立了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商贸联委会等重要机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平台就各种问题进行开诚布公的讨论。如果一方因为国内政治需要向对方施加压力,动辄以贸易制裁相威胁,显然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二是要采取建设的积极行动,有效解决问题。中方并不回避中美贸易中美方逆差的问题,也在加快自身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国在应对危机的一揽子计划中,增加投资,刺激消费,扩大进口,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做出了重要贡献。2009年中国贸易顺差锐减1000亿美元,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南非等不少国家对华出口仍然增长20%以上,中国一举首次成为日本、澳大利亚、巴西、南非的第一大出口市场。2009年,美国出口总体下降了17%,对华出口却基本持平。2010年1-2月,中国的贸易顺差继续大幅减少50%,预计3月份甚至将出现贸易逆差。据美方统计,美国今年1月出口增长18.2%,但对华出口增长了64.9%。毫无疑问,中国将继续实行进口促进政策,也要求出口国不对中国实行歧视性的出口管制政策,共同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动力。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消极打压中国的出口于事无补,我们愿意与美方共同采取行动,开辟新的合作领域,支持美国企业扩大对华出口,为包括美资企业在内的在华外资企业创造更加公平优良的投资环境,也希望美方能够以开放的精神维护中美经贸合作的健康发展。
三是共同致力于全球贸易体制的建设与完善。开放的贸易和投资对中美两国经济和全球经济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性。建设更加完善的多边贸易体制,既是建立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全球经济平衡发展的重要途径。多哈回合谈判历时八年多,已取得难能可贵的成果,我们应当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拿出更大的诚意和决心,推动商品、资本在国际间有规则地自由流动,提高全球经济的协调与治理水平。
中美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的重要基础。我们始终认为,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伤,对话比对抗好,合作比遏制好,伙伴比对手好。相信中美经贸合作一定能排除各种干扰,继续沿着互利共赢的正确方向不断前进。
商务部长陈德铭
2010年3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