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外交史 >> 国际交流与合作
俄罗斯国际科技合作态势与中国开展对俄科技合作的策略选择
发布时间: 2009-09-16    作者:戚文海    来源:东欧中亚市场研究 2009-09-16
  字体:(     ) 关闭窗口

  五 俄罗斯对外科技合作的进展与成效

  (一)俄罗斯与独联体、东欧国家的科技合作

  独联体国家是俄对外科技合作的首选国家。随着苏联的解体,俄与独联体国家的科技联系随之中断。1995年以来,俄在推动同独联体其他国家经济一体化的同时,加强了独联体国家之间科技联系的力度,其目标是建立起独联体国家共同的科技空间。1995年初,独联体国家合作部专门召开会议讨论建立独联体国家共同科技空间问题。会议提出独联体共同科技空间构想,构想规定了恢复科技联系的具体步骤和主要方法,其中确定了生产高科技产品的清单,各国共同组织科技力量和资金完成该任务。1995年俄政府分别与乌兹别克斯坦、白俄罗斯和阿塞拜疆政府签署了科技合作协定。俄科学院与塔吉克斯坦科学院也签署了两院合作协定,规定了共同研究开发、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措施。1995年10月底,独联体国家政府首脑在莫斯科签署了《关于建立独联体共同科技空间协定》。这为制定独联体国家统一的科技政策、确定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的重点项目、为解决共同利用重要的和为数不多的实验设施以及以大型科研单位为基础组建国际科学中心等问题奠定了基础。同时,通过了建立独联体国家科技协调机构的决议。在航天领域,2000年俄罗斯与乌克兰组建了“空中发射联合体”,联合开展空中发射卫星试验。独联体各国政府和部委间的双边及多边协议是其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基础,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俄同白俄罗斯共和国建立联盟国家协议的落实,为完成工业领域中的8项联合计划,其中包括柴油机制造、化学纤维生产设备制造、超大集成电路等提供了保障。

  俄罗斯开始执行与乌克兰政府间的生产合作协议,草拟了同乌兹别克斯坦扩大包括汽车制造在内的机械工业领域生产性合作协议,并与格鲁吉亚就准备签署生产合作协议达成共识。2000年10月,独联体跨国科技组委会同意至2005年独联体科技创新政策草案,就筹备成员国间促进科技进步规划达成一致意见。在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原有的科研基础上,继续建立国际科学中心的工作。

  为活跃与中欧和东欧国家的经贸、工业和科技合作,2000年8月,俄国家工业科技部部长访问斯洛文尼亚和捷克等国,与斯洛伐克和捷克就发展工业领域的合作以及与匈牙利和波兰就扩大科技交流等问题进行了合作洽谈。

  (二)俄罗斯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合作

  近年来,俄高技术领域对外合作进一步加强。美国、日本、德国等国是俄开展对外科技合作的重要对象国。在俄科学院同日本产业技术研究开发基金会签订的总协定框架内,成立了俄日高技术联合中心。该中心以俄科学院机械研究所为基地,其组织工作由俄日“世纪JA-KOS论坛”基金会负责。该中心下设两个委员会:高技术委员会,其合作方向包括材料、诊断、未来制品和医学等高技术领域的集成;未来地球委员会,其合作方向涉及波场和危险辐射作用研究、自然和人为灾害防护理论和实践、生命资源下降。目前,在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和乌里扬诺夫斯克分设了高技术中心的地区分中心,已收到100个项目申请,从中筛选出6个最有前景的项目。俄德双边科技合作委员会每年召开一次例会,双方确定在海洋和极地研究、激光和自然保护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鼓励两国的年轻学者参与生物工程及其他技术创新领域的合作研究,依靠先进的信息和通讯技术解决若干重大问题。目前,俄德双方正在实施一项贷款计划,俄利用德国贷款购置科研仪器和设备,对本国43个重点研究所进行技术改造。俄罗斯在与美国科技合作方面开展了材料科学特性的基础研究,其合作领域还涉及海洋气候的声学测温、电信、高速计算机、地震学、传染病、生物芯片以及技术产业化等。

  (三)俄罗斯与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合作

  俄在发展与上述国家的科技合作的同时,与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合作也有所加强,其主要合作对象是印度、伊朗及中国等国。

  目前,俄印科技合作主要集中在计算机和海洋科学研究领域。1998年,在莫斯科举行的俄印科技工作组第四次例会上,双方签订了《建立俄印计算机研究联合中心协议》。该联合中心将运用超级计算机MAPAM-10000解决最复杂的科研和实际工作中与模型和预测问题相关的一系列任务,如预测地震等。俄印双方声明,该中心的活动将用于和平目的并接受国际监督,同时将开展国际合作,完成商业订单并向国际市场推销其独特的研究成果和软件。俄印海洋科技合作工作组第三次会议于1999年10月在莫斯科召开。作为俄方合作协调单位的俄科技部,对合作项目给予了政府支持。会议决定,在2002年前继续如下四个项目的合作:1.印度洋热带地区大气、海洋相互作用过程及其量化模型的研究开发;2.利用遥感技术研究印度海洋平面、海流和热学过程的综合及短期变异性;3.阿拉伯海底下深层构造研究;4.印度绿贻贝水解物抗菌素活性研究。俄印在第四个项目方面正申请获得共同专利并就由俄专家在印国家海洋学院实验室安装生产水解物的实验设备达成协议。俄还计划向印转让以贻贝水解物为基体的防治类药制剂和食品添加剂的工业化生产技术。双方初步确定,新辟下列领域开展研究: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光源、独立潜水器的开发应用、建立综合性海洋数据库。印度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源部部长于2000年7月应邀访问了莫斯科,促进了俄印在高技术领域的合作,在其访问期间,俄印计算机研发中心宣布成立。双方合作研发项目领域还涉及流体力学、气象以及硬体物理学等。此外,中国烟台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区对俄科技项目进行了筛选,选出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项目32项,建立了两家有俄技术投入的合资企业。

  (四)俄罗斯与重要国际组织的科技合作

  在开展与国际组织方面的合作中,俄工业科技部主要的合作对象是欧盟的一些机构、北约的科学委员会、“埃夫里克”计划、CERN、OECD、联合国和区域经济联合组织系统的各种机构。在TACИC规划方面,继续实施“创新中心和科技城”的项目,主要建立了科学创新活动市场定位基础要素和培养了科技管理人才。2000年,俄恢复了同北约在科技领域开展合作的协调机制。在同经合组织合作方面,着重解决了有关发展生物技术和生物安全的问题。在“埃夫里克”计划中俄科技部组织参加了在信息技术、机器人技术、激光、材料、环保领域的26个项目。在继续完成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能源效率2000”项目方面,俄的15个地区将建立“高效能源展示实验区”。

  应强调指出的是,欧盟是俄对外科技合作的传统重点。俄与欧盟的合作主要通过INTAS(促进与原苏联科学家合作国际联合会),该机构于1993年6月29日由欧洲委员会和欧盟创立。自1993年以来,INTAS通过资助中标的国际新技术合作项目,对俄的科技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与欧盟发展合作关系的一项重要成果就是2000年11月签署了俄联邦政府与欧盟科技合作协议,它为在互利和公正分享联合科学活动成果的知识产权原则前提下建立长期合作奠定了基础。

  六 中国面对俄罗斯对外科技合作态势应采取的策略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