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经济转轨中的俄罗斯加强对外科技合作的原因
(一)融入世界经济科技体系的迫切需要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冷战的结束,科技全球化迅猛发展。科技全球化指科技活动的问题、目的和范围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认同,科技活动的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科技活动的成果全球共享,科技活动的原则与制度环境在全球范围内渐趋一致的发展过程。科技全球化首先表现在科技人员全球科技活动日趋活跃:科技人员大规模留学和移民,科技人员的国际交流合作迅速发展;其次表现在跨国公司的科技活动加速向全球扩张,纷纷在国外建立独立研发机构甚至中央研发机构,并加强与外部其他公司间的战略技术联盟。科技全球化的趋势和高科技难度大、投资大的特点要求任何国家都要积极地融入这一进程中来。这也是俄加强对外科技合作以适应大科学国际一体化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大科学国际一体化趋势加强,这是因为任何一项大科学项目是一个国家难于完成的,如人类基因组计划就需要各国的科学家通力合作方能完成。积极参与国际间“大科学”领域的全球科技合作是俄实现国家对外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此,俄积极参与了“阿尔法”空间站项目、“火星—96”计划、“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计划及“巨型客机”、“巨型射电望远镜”等大科学项目的国际合作。
(二)克服科技危机的迫切需要
20世纪90年代,处于转轨危机之中的俄罗斯对科技的投入不断减少:1991-1996年,从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5%降至0.5%,1997年、1998年、1999年对科技的投入分别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5%、0.31%和0.7%,大大低于一些发达国家2%-3%的水平。科技投入的锐减使科研机构经费严重不足,科研工作人员待遇低下。俄科学院研究和统计中心主任戈瑟贝尔格指出,俄研究人员已减少54.2%,技术人员已减少65.8%。2001年,俄科技领域的科技研究开发人员可能降至70万人。经费短缺使科研机构不能更新设备和仪器,无力购买实验材料、订购图书和杂志以及参加学术会议,新科技信息积累速度降为原来的4%,计算机数量仅为发达国家的0.3%。科技投入的锐减、科研设施的落后、科研人员的流失导致俄科技竞争力的下降。目前,俄高新技术产业只占世界高新技术产值(2.3万亿美元)的0.3%。在世界50个重大技术项目中,俄只有2-3个项目在世界高新技术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在俄高新技术市场上,其本国科研成果仅占5%-10%。
(三)俄罗斯经济转轨内在的迫切需要
1992年俄实行激进经济转轨以来,一直处于深重的转轨危机之中。俄罗斯的科技事业也同样危机四伏。俄政府逐步认识到,加强对外科技合作既是获取资金和市场与扭转转轨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稳定和发展俄罗斯科技的重要途径之一。1998年7月22日俄总统签署《关于将科技活动成果和科技领域知识产权项目引入国家经济活动政策》的命令。1999年12月30日,俄总统普京在《独立报》发表的《千年之交的俄罗斯》中进一步指出:“国家的未来和21世纪经济的发展水平都将首先取决于那些立足高科技、生产科学密集型产品的部门的进步,因为在当今世界,90%的经济增长靠的是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为此,俄政府按市场经济原则,给科研机构、科研联合体及设计局以充分的经营自主权,放手让它们发展国际合作,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扩大产品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寻求生存与发展。1992年以来,俄在航空航天领域已与欧空局以及美、法、德、英、南非、印度等国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这些合作,俄不仅可获得外国的资金,如法、德两国对俄“和平”2号轨道站和火星探测计划的投资,而且还可获得先进技术,提高本国产品的竞争力,如俄飞机制造业引进美国和英国的发动机及电子设备,既可提高飞机的性能,又可保持价格低廉的优势。1999年俄航天部门积极同外国公司合作,开拓国际市场,解决了大部分经费问题,全年吸引外资8亿美元,是国家预算拨款的5倍多。
二 俄罗斯国际科技合作的长期战略目标
俄罗斯将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政策视为国家科技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兼顾国家安全利益、对外政策和对外经济方针的同时,通过国际科技合作可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改革和发展俄罗斯科学体系。俄罗斯的政治、经济进程影响着其对国际科技合作的各项政策,其显著特点是为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建立面向21世纪的经济新模式——知识经济,或者说以创新为主体的创新经济。使科研开发、生产国际化、技术、科技产品和服务参与国际竞争,改革科学技术领域中传统的国际合作形式和机制,包括强化国家在国际合作方面的作用,特别是强调国际科技合作需要科技政策、对外政策和经贸政策的紧密配合。
俄罗斯的国际科技合作政策确定了以下具体战略目标:1.促进俄转向走创新发展的道路,建立适应世界多极化的俄技术创新体系;2.在科学、技术和生产领域中积极参与全球一体化进程;3.提高本国科学技术水平,让俄罗斯的知识产品、科技产品和服务走向国际市场;4.发展新型国际合作,着力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中技术创新的作用;5.让俄国际科技合作的组织机构面向世界;6.保障俄国家科学技术的安全。
三 俄罗斯政府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的政策与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