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外交史 >> 对外关系史
俄罗斯有关专家对俄中关系发展提建议
发布时间: 2010-09-24    作者:海洋 魏良磊    来源:新华网 2010-09-24
  字体:(     ) 关闭窗口

  在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即将访问中国之际,新华社记者走访了多位俄罗斯专家学者。他们肯定俄中关系发展现状的同时,也对未来发展双边关系提出了建议。

  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俄罗斯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东亚和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亚历山大·卢金首先肯定了俄中关系近年来的发展,他认为目前两国关系正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

  卢金说,今年1月至7月俄中双边贸易额达到307亿美元,同比增长49.6%,全年有望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甚至可能达到600亿美元,实现两国领导人提出的600亿到800亿美元的目标。

  卢金认为,俄中合作中存在的一些具体的经济、政治问题,可以按正常的工作程序加以解决。在经济领域,需要调整贸易结构,加强投资合作;在政治方面,要扩大在国际组织框架下的协作。

  对于俄外交是否在向西方“转向”的问题,卢金认为,俄并未向西方靠拢。俄需要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在俄西部地区,更多的投资可能来自欧洲,但在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更多投资将来自东亚国家如中国、日本和韩国。

  俄中经贸合作中心主任萨纳科耶夫说,俄罗斯对华贸易不能仅局限于原材料贸易领域,需要增加机械制造在其出口贸易中的比重。他同时表示,俄罗斯也需要中方在高科技和机械制造领域加强在俄投资。

  俄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奥斯特洛夫斯基也表示,只有通过贸易多样化,俄罗斯才有可能成为经济大国。他同时希望中国能在技术创新方面为俄罗斯提供帮助。

  应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邀请,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将于9月26日至28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1. 梅德韦杰夫:发展俄中关系是俄外交政策优先方向之一
    2. 建立俄中美三方对话机制 促进东北亚国际关系 “升级”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