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美国空军参谋长托马斯·怀特提交了更为具体全面的分析报告:明确反对完 全从朝鲜半岛撤军,认为中国从朝鲜撤军并没有降低中国对南朝鲜的威胁;相反,如果美军、联合国军从朝鲜撤退,则会对美国在亚洲大陆盟国的安全带来威胁。怀特认为,从最低限度来看,减少美国驻军,将意味着中止美国在1959年裁减当前南朝鲜军队20%的努力。进一步看,如果撤出美国原子能武器或者缩减空中战术力量,剩余的美国、联合国、南朝鲜的地面部队遭到突如其来的冒险军事攻击,其结果将是难以预知的。至于撤退当前的美国陆军师,仅仅靠空军通过提供火力、原子武器或者其他空中援助,难以保持本土军队抵抗入侵的决心。从实际的军事观点来看,完全撤出美军将使南朝鲜政府怀疑美国保卫其安全的决心。而中国从朝鲜撤军,将会增加其入侵亚洲自由国家的灵活性。因此,怀特建议,作为对中国撤军的一种反应,如果决定对美国驻军力量进行调整,那应该是缩减,而不是撤出美军。[9]
在撤军问题上,美国国务院的立场和军方一致,但国务院考虑的出发点主要是政治影响。 因此,国务院提出了更为深入的分析报告。② 国务院认为中国从朝鲜撤军目的在于创造一种有利的气氛,以便召开大国间高层会议;借助朝鲜问题,在统一问题上把美国和自由世界国家置于宣传的不利地位;破坏自由世界国家有关朝鲜统一问题的立场;为改变中国形象,向西方世界进一步施加压力,即如果中国军队撤出,所谓的中国共产主义者的入侵将会终结。报告同时提出相应对策,指出美国应该在没有削弱其原有立场的前提下,把中国置于宣传的防御地位; 表明继续自由世界在统一问题上所作努力的合理性;维持联合国的目标和原则;坚持联合国在 处理朝鲜问题上的能力;反对任何试图把朝鲜问题纳入大国高层会晤的日程之中。同时应该反对任何举行第二次日内瓦会议的努力,或者用“中立国”取代联合国监督朝鲜选举。在联合国的框架内,美国应该采取积极步骤,向共产主义施压,表明将在联合国框架下努力实现朝鲜 统一。[7]美国国务院报告提供了应对中国从朝鲜撤军的政治策略,即坚持联合国监督朝鲜统一选举的前提,在这一前提下要求中朝双方澄清统一朝鲜的具体办法,从而为美国如何应对中国 的撤军行动和外交攻势提供了基本的行动方针。
在考察中国从朝鲜撤军的决策动机并确定总体对策的同时,美国也在考虑如何对中国照会做出具体的回应。负责远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沃尔特·罗伯逊认为美国应该重申1950年10月7日的联合国决议,坚持根据联合国的建议和决议实现朝鲜半岛的统一;在实现统一之前,联合国军不会从朝鲜半岛撤出;如果联合国军撤军,共产主义军队将很容易推翻南朝鲜政权。罗伯逊建议,美国的答复应该简短。首先,16国应对中国从朝鲜撤军表示欢迎,指出此举符合1951年2月1日的联合国决议,中国从朝鲜撤军以后,想必不会再阻止1950年10月7日和其后的联合国决议的实施,这些决议要求在联合国的指导下,以和平的方式在朝鲜建立统一、独 立和民主的代议制政府,应该在联合国的监督下实行自由选举,全面恢复该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同时,罗伯逊还建议应该在联合国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以便能够尽快争取主动。
美国国务院则认为美国军队应该继续留在朝鲜半岛,直到联合国完成建立统一、独立和民主的朝鲜政府的使命。美国的安全利益要求美军继续驻朝,更重要的在于美国必须保持对南朝鲜军队的控制权,避免南朝鲜采取单方面进攻北朝鲜的行动。进一步来讲,如果美国军队不在朝鲜半岛,中国军队将很容易推翻南朝鲜政权。在国务院和军方人员的协调会上,上述观点得到军方人员的大体认同。参谋长麦克斯韦·泰勒认为,美国必须维持当前的状态直到政治形势明朗化。军方支持国务院尽快采取措施摆脱政治困境。 [10]
统一了政府内部的基本立场之后,美国开始考虑协调参与联合国军的盟国之间的立场。3月4日,罗伯逊组织参加联合国军的15国代表协商,初步达成了回应中国的文本草案:以16国的名义 ① 对中国的声明做出回应,强调联合国军“在朝鲜驻军的目的是,依据相应的联合国决议,确立一个统一、独立、民主的朝鲜……他们希望在联合国的监督下,进行自由选举,建立合法的国会。他们对于北朝鲜和中国当局也赞成自由选举感到高兴,对中国宣布从北朝鲜撤军表示欢迎”。然而,联合国对于北朝鲜的实际意图表示怀疑。希望北朝鲜当局谈及“中立国组织”监督选举时,接受这样的前提,即这些应该在联合国的框架下进行。中国政府能够促使北朝鲜政府澄清以上几点和相关建议的细节,16国政府将会给以认真考虑。同时,美国国务院指示驻南朝鲜大使馆,敦促南朝鲜政府在未来的答复中和美国的立场保持协 调。[10](pp.447~449)该答复文本反映了美国回应中国声明的策略,即竭力避开中朝双方要求的从朝 鲜撤军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转而强调由联合国负责解决朝鲜统一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 进而通过突出双方前提的差异,避开中国提出的从朝鲜撤军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