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一系列出访,江泽民倡导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积极推动加强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在一个个重大外交行动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90年代,中国与越南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与新加坡和韩国建交,恢复与印尼的外交关系,进而同南非、巴哈马、圣卢西亚、尼日尔、中非等国建交或复交。中国同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增进了传统友谊,扩大了合作范围,“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在中国政府的倡导下,“中非合作论坛——北京2000年部长级会议”成功召开。来自非洲的4位国家元首、非统组织秘书长和45 个非洲国家的部长级代表出席了会议。江泽民在会上提出的加强中非合作、共同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倡议,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赞同。会议通过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宣言》及《中非经济和社会发展合作纲领》,为中非构建新型的南南合作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0年9月7日,江泽民在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之际,建议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举行首脑会晤,这一提议得到美国、英国、法国和俄罗斯的响应。这是联合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会晤,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江泽民在会晤中还提出了“五常”在新形势下应该遵循的原则,即: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扩大共识、求同存异;加强沟通、密切协调;顾全大局、促进合作。这一观点受到与会领导人的积极评价。
大国外交也是当今国际交往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要发展,就须正确处理与当今世界大国的关系,只有这样,我们的发展目标才能顺利实现,才能在国际社会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1996年,中国同俄罗斯确立了“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了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的一种“积极模式”,它带动了新的中美俄三角战略关系和大国关系的良性互动。
中国与美国及其他西方大国也相继建立了面向21世纪的各种伙伴关系。1997年中国与美国就争取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达成共识。中国同欧盟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同法国建立“长期的全面伙伴关系”,同英国发展“全面的中英伙伴关系”,同德国建立“长期稳定的全面合作关系”。此外,还同东盟建立“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同日本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2001年10月,江泽民在上海与美国总统布什举行了首次会晤,双方就中美关系和反对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等重大问题达成共识。布什总统表示,美国政府高度重视与中国的关系,美国致力于同中国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
中国同国际主要战略力量之间建立的各种形式的战略伙伴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正常的国家关系,主要特征是平等互利,相互尊重,友好合作,互不对抗。
在调整与发展同大国的关系时,中国始终坚持维护国家主权,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
中国在地区事务中,积极发挥大国的作用。1997年亚洲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中国政府为支持受到危机严重冲击的国家,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了总额达45亿美元的援助,实施了一项“超出发展中国家力所能及的援助”。这项举措被法国一媒体赞誉为“中国起到了锚的作用”。
在东亚地区一些国家货币以多米诺骨牌效应连番贬值的情势下,中国政府毅然承担了风险,坚定承诺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受到了许多国家的赞扬。美国财政部长称中国是亚洲金融危机中的“稳定岛”。
发展多边外交是近年来中国外交工作中的一个侧重点。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我们重视双边外交。如今,国际组织和区域集团在世界经济和政治中正扮演重要的角色。江泽民审时度势,把中国的多边外交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广泛参与联合国和地区组织的多边外交活动。
自1993年起,江泽民连续9次参加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积极推动亚太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与投资、贸易自由化进程,弘扬多边合作发展精神。
中国政府首脑频频出现在亚欧会议场合,大力促进亚欧两大洲的政治对话、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江泽民希望亚欧会议为推动亚欧全面合作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洲际平等合作的典范,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渠道,成为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重要力量。
为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经历了长达15年的艰苦谈判,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在联合国人权会议上,自1990年以来,我国连续多次挫败西方国家的反华提案。
中国还参加了上海合作组织,以及东盟—中日韩(10+3)、 东盟—中国(10+1)领导人会谈机制等多边合作组织。
同周边国家和地区建立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90年代中国同所有邻国建立或恢复了正常关系,同绝大多数邻国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中缅关于未来双边合作框架文件的联合声明》、《中越关于新世纪全面合作的联合声明》以及东盟—中国(10+1 )领导人会议达成建立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的共识,标志着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已上升到一个新阶段。
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在这方面中国领导人极为关注,并且身体力行。中国政府一向重视南南合作,认为南方国家加强团结,不仅有助于提高南方在南北对话中的地位,而且有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江泽民为此提出了四点主张,即真诚友好,平等相待;加强协调,密切配合;挖掘潜力,取长补短;团结一致,共创未来。这些观点得到了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广泛赞同。
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是国与国之间发展良好关系的基础,中国领导人对民间外交的独特作用也十分重视。
今天,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首脑外交、大国外交、多边外交、周边外交以及民间外交等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精彩纷呈,这种全方位外交使得“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近中国”已不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坚持贯彻独立自主、不结盟、不称霸的外交原则,将原则性与灵活性、理想与现实相结合,在国际舞台上树立起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面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绝不手软,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世界和平的重要支柱”,“中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中的作用日益增大”,这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对今日中国的美好赞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