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史 >> 群众文化建设史
《赵氏孤儿》折射千年思想变迁
发布时间: 2010-12-13    作者:周南焱    来源:《北京日报》 2010-12-10
  字体:(     ) 关闭窗口

是选择“道义”,还是遵从“人性”,不同时期 《赵氏孤儿》折射千年思想变迁

陈凯歌导演的新作《赵氏孤儿》正在热映,也引起改编经典名著的争议。《赵氏孤儿》有许多版本,也一直被看作堪比《哈姆雷特》的东方悲剧。

电影《赵氏孤儿》剧照。

“赵氏孤儿”的故事,体现的是中国人杀身成仁的道德境界。但历史上的“赵氏孤儿”与后来的艺术形象完全不同。千百年来的不同版本,也反映了人们不同时期的思想变迁。

《史记》版采自民间故事

“赵氏孤儿”的故事,主要来源于司马迁的《史记·赵世家》。但司马迁写这个故事时,带有强烈的小说色彩。历代早有史学家认为,《史记》中记载的,赵氏被灭族与赵武复仇的故事,全采自民间传说,不能称为信史。

在司马迁的记载中,晋国奸臣屠岸贾诬陷名门忠烈赵盾、赵朔父子并将其满门抄斩,而赵朔之子赵武却因故脱逃。为赶尽杀绝,屠岸贾下令将全城婴儿杀光。赵家家臣公孙杵臼和程婴上演掉包计和苦肉计,由公孙杵臼假装带着婴儿逃跑,再由程婴向屠岸贾告发。背负“出卖朋友,陷害忠良之后”的骂名,程婴带着赵武躲进深山15年,将其养大成人,最终报灭门深仇。其实这是司马迁搜集整理的先秦民间故事改编而成。

那么,赵氏灭族、赵武复仇到底是怎么回事?据《左传》、《国语》记载,赵盾为晋国相国,赵盾的儿子赵朔娶了晋公之女庄姬,生下儿子赵武。赵朔死后庄姬和堂叔赵婴齐通奸,同族赵同、赵括得知后放逐并杀死了婴齐。庄姬为了复仇诬告赵同、赵括谋反。适时晋景公正准备清算赵盾时代杀害晋灵公的事件,于是攻杀了赵同、赵括家族。但赵武跟随庄姬住在宫中毫发无伤。约两年后,赵武继承了赵氏在三军六卿中的位置。

所谓屠岸贾、程婴、公孙杵臼,压根儿就没有这些人,也不存在赵武复仇的故事。然而,影响后世的不是信史,而是充满道德情感寄托的《赵氏孤儿》。

    1. 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折射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之变
    2. 中国政党制度创制得以成立的理论根据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