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史 >> 群众文化建设史
推进网络文化健康发展
发布时间: 2010-05-25    作者:洪向华    来源:光明日报 2010-05-25
  字体:(     ) 关闭窗口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我国网民的数量去年底已达3.84亿。互联网作为人们日常工具的价值正在提升,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观念和生活方式。

  ●互联网为传播信息、学习知识、宣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网上也出现了一些低俗文化的现象。这些低俗文化,严重影响着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要按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健康发展。加强网络文化健康产品的创作生产;加强网上舆论引导;打造具有广泛影响的网上思想文化平台;创造文明健康的网上文明家园。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不久前在京发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达3.84亿,增长率为28.9%;手机网民一年增加1.2亿。这说明,互联网作为人们日常工具的价值正在提升,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观念和生活方式。网络虚拟社会与现实生活社会并行而生,互为补充,互相影响。网络管理,是世界共同的一大难题。因而,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和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

  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我国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为传播信息、学习知识、宣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与此同时,互联网上也出现了一些色情、暴力、迷信、反科学、伪科学和带颓废、低俗恶搞等落后文化的现象。这些低俗文化,严重影响着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我国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绊脚石。我们要深刻认识网络健康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力加强网络文化的引导和管理工作,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建设之路。

  网络文化健康发展关系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既包括现实社会的文化繁荣与发展,又包括网络虚拟社会的文化繁荣与发展。当前,互联网已成为重要的文化创作平台、文化产品传播平台和文化消费平台,网络文化已经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化传播形式的多样性使传统的文化传播形式受到挑战与冲击,如果对网络文化疏于管理与建设,便有可能受到噪音杂音、错误思潮、黄风恶搞的影响,由此冲击和消解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影响社会风气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由此,我们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后继有人的高度,来认识建设健康网络文化的重要性,唱响网上主旋律,积极培育网络文明。

  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构成了“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这“四位一体”,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缺一不可。经济建设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提供政治保证;社会建设为其他三个方面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建设,包括现实生活的社会建设与虚拟网络社会的建设。这就要求,社会管理要坚持现实与虚拟共同管理,两手抓,两手硬。文化建设不但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而且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精神支柱。现实社会需要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文明素质;虚拟网络社会同样需要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文明素质。所以,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网络文化建设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网络文化建设不能和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保持一致,那么就会严重侵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发展。 

    1. 新时代网络文化的教育底蕴
    2. 增强中国网络文化软实力
    3. 树立与增强网络文化自觉
    4.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的建设
    5. 秦安:善于凝聚网络文化的正能量
    6. 王世伟:略论网络文化的六重融合趋势及应对策略
    7. 惠志斌:网络文化的形成、传播与安全研究
    8. 以网络文化涵养核心价值观
    9. 网络文化的批判性解读
    10. 警惕网络文化负面效应挤压人文精神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