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史 >> 文化建设
加大对外文化交流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发布时间: 2010-09-17    作者:胡振民    来源:《求是》 2010-09-17
  字体:(     ) 关闭窗口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必须坚持在面向国外普通民众的同时,抓住主流社会高端人群这个关键,使中华文化传播得更广更远。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根本目的在于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进一步提升国家软实力,创造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在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中,国外广大民众是开展文化交流赖以支撑的社会基础,也是广泛争取民心、不断壮大对华友好队伍的力量源泉。华人华侨与我们同根同源同脉,在对外文化交流中起着桥梁纽带作用。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国际上对中国的看法、印象和评价,话语主导权往往掌握在各个国家的主流社会。而各国主流社会中的高端人群与我们在核心价值体系、国家发展模式、文化传统方面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对我国历史和现实还缺乏全面深入客观的了解。在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中,要以华人华侨为依托,着眼国外广大民众,紧紧抓住主流社会中那些对我比较友好、社会联系广泛,地位高、影响大的高端人群这个关键,努力使中华文化进入国际主流社会,争取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人文环境。与此同时,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快建设语种多、受众广、信息量大、影响力强、覆盖全球的国际一流媒体,使我们的图像、声音、文字、信息、影视节目更广泛地传播到世界各地,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必须坚持在巩固双边交流与合作的同时,注重利用国际多边舞台,不断拓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文化交流新格局。随着文化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日趋凸显,利用文化来提高本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战略选择。随着现代交通、通讯和信息传播手段的快速发展,世界范围内文化交流活动的深度广度大大拓展,越来越多地从双边向多边发展,包括各类艺术节庆、文化展示展览、奥运会、世博会等在内的国际性文体活动已成为各国开展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利用多边国际舞台开展对外文化交流,覆盖面更大,效率更高,影响更深。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广泛开展民间外交,扩大文化交流,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及区域性组织中发挥作用,进一步推动国家关系的发展,这也是人民团体、社会组织、民间力量义不容辞的责任。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只有把双边文化交流和多边文化交流有机结合起来,重视并加强文化艺术领域的多边合作,努力争取主办权和话语权,积极参加和举办国际性大型文化活动,才能有效地构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文化交流新格局。同时,要采取多种方式,鼓励文化企业通过投资、合资、参股等有效途径,在境外兴办文化实体,使我国文化产品更直接地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是党和国家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中国文联作为党领导下的文艺界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文艺界的桥梁纽带,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从总体上说,文联系统有着文艺门类齐全、文艺资源丰富、文艺人才荟萃的优势,在开展对外民间文化交流方面具有独特作用。近年来,中国文联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对外工作方针和中央领导同志指示精神,自觉服务“大外交、大外宣”格局,积极履行对外工作职能,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拓宽思路,广开渠道,在开展对外民间文化交流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至2009年,中国文联共组织出访团、组692个;接待来访团、组467个,在国外举办展览演出224场,累计开展对外民间文化交流项目1000余项。2004年以来,中国文联为配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层访问,先后在加拿大、希腊、澳大利亚、埃及、瑞士、智利等国举办“中国艺术周”、“艺术之旅”等主题文艺活动;着力打造一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符合国内外受众审美需求和欣赏习惯的知名品牌,如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韩日戏剧节、中国美术世界行、中国书法环球行等;积极加入国际文化艺术组织,与世界各国文艺组织和文艺家的交流力度逐步加大。这些活动都有力地配合了党和国家总体外交战略,为进一步增强中外文艺工作者和中外人民之间的友谊,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高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尽职尽责、积极服务。

  找准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方位,加大对外文化交流力度,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是全面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迫切需要,是时代的呼唤。我们一定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

  《求是》 2010年第18期

    1. 欧阳雪梅: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现状及制约因素
    2. 展示传统 更要介绍当代
    3. 文化输出与责任
    4. 怎样在法兰克福讲中国故事?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