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史 >> 文化建设
加大对外文化交流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发布时间: 2010-09-17    作者:胡振民    来源:《求是》 2010-09-17
  字体:(     ) 关闭窗口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精心打造中华民族文化品牌,提高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要抓好的工作。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必须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展示当代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同时,积极借鉴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让世界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交流具有经济、政治交往所不具备的特点和柔性作用,日益成为各民族和谐相处的重要基石。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可以用艺术的形态容纳更多的经济、政治、社会信息,以文化力量塑造国家形象,让世界各国人民真正感受到中国的历史文明和当今社会的发展进步,感受到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巨变。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走向世界的历史进程中,璀璨夺目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极大的魅力,对其他国家和人民有着强大的吸引力,要继续深入挖掘、大力弘扬。同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国力大幅跃升,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正处在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中国人民正昂扬向上、意气风发地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阔步迈进。中国的发展成就、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经验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正在发生着历史巨变的国家,世界各国既迫切希望了解,也存在一些误解,甚至有人故意曲解。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在增进了解、消除误解、澄清曲解方面做好工作。我们要大力推介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展示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显著成绩,全面展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伟大时代精神,把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提高我国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努力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积极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发展格局,更好地把一个客观、真实、多姿多彩的中国介绍给世界,进一步树立我国文明、公正、民主、进步、友好的国际形象。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必须坚持在充分调动各方面各领域积极性的同时,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大力推出代表中华优秀文化的精品力作。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各领域各方面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组织主题明确、特色鲜明的文化交流活动,另一方面要由国家统筹规划、精心组织、集中推出既能代表中华优秀文化又能尊重文化差异、走向世界的精品力作,努力发挥规模效应,最大程度地扩大中华优秀文化的影响。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造就了不同领域不同方面的民族艺术,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对不同领域、不同门类、不同层次的民族文化艺术,应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进一步挖掘和丰富其时代内涵,在更高的起点上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毋庸讳言,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面临着文化差异的巨大挑战,这种文化差异既有中外意识形态的差异,又有传统与现代的差异。要尊重文化差异,加强文化交融,着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知名文化品牌,提高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更多地介绍和传播中华文化蕴涵的和平、和谐价值理念,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不断创新渠道途径和方式方法。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既需要通过官方渠道,由政府部门主导进行推动,也需要通过民间渠道,由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和民间力量来共同实施。我们要在继续充分发挥政府部门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和民间力量的作用,形成更大范围、更广空间、更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同145个国家签订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和近800个年度文化交流执行计划,与1000多个文化组织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在海外建立7个中国文化中心,9个正在建设之中,在8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00所左右孔子学院。积极探索市场化、商业化、产业化的运作方式,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文化交易平台,推动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扩大市场份额。举办中国文化年、文化周、文化行等大型文化宣传活动,积极展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大力宣传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国际关系理念和发展模式,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但是,无论从现实需要还是从长远发展来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是全方位的,仅有政府间的交流还不能完全适应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新形势的需要,不能完全适应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越来越希望了解中国现实的需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民间为主体,政府推动与民间实施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避开意识形态壁垒,增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亲和力、吸引力和竞争力,在更大范围、更多层次、更广空间上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

    1. 欧阳雪梅: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现状及制约因素
    2. 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3. 进入佳境的新时期中外文化交流
    4. 展示传统 更要介绍当代
    5. 文化输出与责任
    6. 怎样在法兰克福讲中国故事?
    7. 构建国家文化安全监测体系
    8. 光明专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9. 如何加快文化“走出去”
    10. 高校如何履行文化传承与创新使命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