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作为公共产品的一种,其供给数量和质量对于一国人力资本的培育和经济增长至关重要。考察2000~2012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供给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发现,无论在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方面,还是在教育供给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面,都呈现出自东向西逐步上升的趋势,这意味着越是不发达的地区,其目前的教育供给越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投入回报越高。导致东部地区的教育供给对经济增长贡献较低的原因主要是:高层次人才偏好留在经济发达的东部省份发展,使不同层次人才过剩,加剧了教育产出的低效性和人力资本的浪费;目前教育政策更加侧重于大学教育,从而出现了“重高校培养,轻职专教育”的教育发展模式,导致人才培育超出了整个经济的吸收能力。各地区政府在教育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也差异较大,中部地区政府发挥的作用最为明显,而东、西部地区则作用不显著。西部地区由于财力相对紧张,大多要靠中央拨款来支撑教育投入,很难为教育提供相对充足的资金。东部地区政府财力雄厚,更加注重高等教育的发展,但无法解决劳动力市场供求的结构性失衡问题,而且多元化的教育供给主体相对弱化了政府在教育上所发挥的作用。
全文见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