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其他国家领导人生平与思想研究
转折年代:沈钧儒与中国民主党派的抉择
发布时间: 2010-06-11    作者:    来源:凤凰网 2010-06-11
  字体:(     ) 关闭窗口

  马鼎盛:在开国大典天安门城楼上,站在毛泽东身后两位银髯飘逸的老人,身材不高而一脸凛然正气的就是“七君子”的长者沈钧儒。沈钧儒是浙江嘉兴人,1905年以新科进士赴日本留学,学习政法。回国后他积极参加立宪运动和辛亥革命。1912年加入同盟会,参加倒袁、护法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为民主宪政奋斗了整整20年,经历艰难曲折,还几经杀身之祸,但从不绝望。“爱国七君子”事件名垂青史。沈钧儒一生以清廉正直著称,他在法律界主持正义、不畏强暴;抗战时期他多次设法营救政治犯,被誉为刚正不阿的“政治律师”。解放战争时期,他积极争取和平民主,重庆谈判时,沈钧儒与毛泽东欢聚于“民主之家”。在中共和民主党派合作建国期间,毛泽东对他说:“沈老先生,我们要向你这个法律专家请教。咱们打败了蒋介石,要建立人民共和国,要建立人民的法律,在这方面,还需要沈老先生多出力呀!”众望所归的沈钧儒就任新中国第一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解说:1875年1月2日,沈钧儒出生在苏州知府沈玮宝的家中。清政府的腐朽没落,列强的豪取掠夺,出生于士大夫之家的沈钧儒感同身受,就在他20岁那年,中国被迫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1937年7月,“七君子”出狱时合影。左起:王造时、史良、章乃器、沈钧儒、沙千里、李公朴、邹韬奋。

  这是1951年10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沈钧儒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发言。

  孙彩霞(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审):他的家在苏州,和其它的城市,就根据这个条约,同时被开通为通商口岸,所以他的触动也很大,所以他做了一首诗,鞭打清政府的官,说他们贪生怕死,群儒一和,签订各地赔款,使得全国各地赔款。

  解说: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北京。也是这一年,沈钧儒的父亲病故,为了解决家庭困难,沈钧儒与其胞兄沈保儒应叔父沈卫之召,赴陕西三原学署任阅卷。在陕西,他与沈卫的学生于右任等创办了三原印书局,翻印康梁所著书籍,大谈维新革命。

  孙彩霞: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慈禧就从西安回到北京了。命令沈卫送慈禧到潼关,那沈钧儒就跟着沈卫一块儿来到西安,在西安他就亲眼看到慈禧太后一行人每到一个州县,又是修道路,善置公使,大兴兵卫,一天光是马料,就是马吃的食料就要花很多钱,那么当时陕中又是灾荒,甚至有人吃人的现象,这么两项比较,沈钧儒感触就更深了。

  马鼎盛:沈钧儒早年毕业于东京日本私立法政大学速成科,回国后从事政治活动,一直没机会执业。1928年4月,沈钧儒向司法部申请取得律师证书,5月加入上海律师公会,开始为人民当“刀笔吏”。他对每个案件都认真审核,依法办理。当年司法界“吃了原告吃被告”的冤狱泛滥,沈钧儒尽力平反冤案。打官司求他代为辩护的人门庭若市,但他接案却有所选择,有钱没理案子给再多钱也拒之门外;而对于贫苦人或受难的革命者,他却常常免费辩护,甚至贴钱出庭。当年因刺杀宋子文未遂的西北军原军法处长王耀斗说:“沈钧儒是富有正义感的律师,不少因为共产党案子而被捕的人,只要他知道,一定设法去营救。”原来在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竟然还有不畏权贵的侠义律师!

  解说:1931年1月3日,国民党政府颁布了《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许多革命者和爱国者被以“危害民国罪”关进监牢或遭杀戮。“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更是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在全力“围剿”苏区红军的同时,在国统区大肆迫害共产党人和爱国民主人士。

  解说:恽惠芳和刘崇武是“赤血锄奸团”成员,因痛恨某些奸商大肆贩卖日货,以投掷手榴弹、枪击等武力,警告、惩戒私贩日货的奸商,遭到逮捕。沈钧儒充当二人的辩护律师,多次出庭辩护,并以上海律师公会常务委员名义,致电司法院、立法院,要求迅速制定及施行关于国事犯罪的陪审制度。最终二人被成功营救。

    1. 回答了一个大问题: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邓小平
    2. 6月11日
    3. 锺瑛:论充分发挥民主党派专家学者“思想库、智囊团”作用
    4. 我国8个民主党派是如何形成的?
    5. 民主党派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巩固多党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6. 钟瑛:提升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实效性
    7. 中国政党协商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
    8. 1959~1962年各民主党派的“神仙会”述论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