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毛泽东研究
1957年,毛泽东对留苏学生的演讲
发布时间: 2010-11-02    作者:单刚 王英辉    来源:国史网 2010-11-02
  字体:(     ) 关闭窗口

  1957年11月17,一个让万千留苏学子铭记终生的日子。就在这一天,毛泽东主席在莫斯科大学礼堂接见了中国留苏学生代表,表达了“世界是你们的!”之殷切希望。本文再现了当年毛主席接见学生时的一幕。

  那天下午六点刚过,大礼堂里已是人山人海。大厅的座位上坐满了人,两厢、廊柱之间也都站满了人。在前几排,一个座位上甚至挤进了三个人,有的人干脆在走道上坐了下来。一部分同学实在坐不下,被安置在旁边的学生俱乐部听实况广播。

  突然间,如疾风般跑进来两个同学,大声说道:“毛主席的汽车已经到门口了!”大厅立刻静了下来,大家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又隔了两三分钟,匆匆忙忙又跑进两个同学通报道:“毛主席已经到前厅了,正脱大衣呢,就来了!”再隔一分钟,又有同学跑进来喊道:“毛主席来了!”话音未落,前台入口处的同学一下子向两旁闪开。

  毛主席伟岸的身影出现了!

  大厅里骤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所有的人都在跳,在笑,在疯狂地鼓掌。暴风雨般的掌声此起彼伏、经久不息,激荡在大厅的每一个角落。整座巨大的礼堂如同狂风暴雨中的海洋,激情的巨浪澎湃汹涌,往来奔腾。

  毛主席身穿灰色中山服,身材魁梧,红光满面,从台前一端阔步走到另一端,微笑着频频挥手向同志们致意。

  毛主席走到哪里,那里的人群就像涨潮的海水,忽地向前涌动。所有的人都扑向前排,希望离领袖近点,再近点。

  毛主席回到舞台中央,用手向大家一摆,掌声戛然而止,大厅里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得见。

  毛主席随手从讲台上拿起凉水瓶向杯中倒水,刘晓大使见状急忙上前。就在这时,毛主席举起水杯说了声“同学们好”,就一饮而尽。这时大厅里又响起了一阵掌声,所有人的眼睛都随着毛主席的一举一动而移动。

    1. 季春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国家治理的实施路径探析
    2. 毛泽东对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开拓与奠基
    3. 批转地方经验:毛泽东关于新中国制度创设的探索
    4. 毛泽东领导新中国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5.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对国家工业化的探索及基本经验
    6.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以我为主”学习外国文化的战略思考
    7. 毛泽东政治协商的价值目标、基本职能与中国特色
    8. 毛泽东关于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方法论及其当代价值
    9. 毛泽东领导创建人民战争战略基地的历史考察
    10. 论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基本原则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