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毛泽东研究
将军不下马:毛泽东为何始终重用李先念
发布时间: 2010-06-21    作者:徐辉 张肇俊     来源:《党史博采》 2010-06-21
  字体:(     ) 关闭窗口

  二、毛泽东称赞李先念的做法是绝对必要和绝对正确的

  全面抗战打响后,19391月,奉中共中央和中原局的命令,李先念率领一支由160余人组成的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大队自河南确山竹沟镇南下,向武汉外围挺进。

  中央军委及毛泽东对李先念的南下非常关心。要求李先念及所率部队应由铁路两侧到国民党不去之区域发展,在发展中目标尽量缩小,并多组织过渡形式武装,多求质的巩固。

  212,毛泽东电示:我军每到一处,均须发布告或宣言广泛宣传,以打击反共顽固派,唤起民众,一致抗日。

  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下,李先念在南下途中,一面传达贯彻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广泛地播下抗日种子,一面将各地党组织领导的分散的抗日游击武装穿珠成串。继新四军挺进团成立后,6月,李先念和陈少敏等在京山养马畈主持了鄂中区党委会议,统一了大家的思想,决定在鄂中打出新四军的旗帜,并统一豫南和鄂中党的武装,建立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下辖5个团队,使中原敌后产生了第一个游击主力兵团。

  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一经成立,在李先念的率领下,高举新四军的抗日旗帜,向鄂中、豫南、汉水和淮河两岸的敌后挺进,机动灵活地打击汉奸、伪军和零星日军,发展与巩固自己的力量,逐步创建根据地。可是,国民党顽固派在边区制造了一次又一次反共磨擦,使新生的根据地和人民武装面临着严峻局势。

  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正确决策下,中原局作出了创立最坚强的抗日游击队伍,建立鄂东、豫南、鄂中抗日根据地,并使之逐渐连成一片的决定。11月中旬,李先念与朱理治、陈少敏、任质斌等在四望山召开会议,决定撤销鄂豫皖、豫鄂、鄂中三个区党委,统一成立新的豫鄂边区党委,并将以上各地党的武装统一整编为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

  194013,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在湖北京山八字门正式建军,李先念任司令员。同日,毛泽东致电刘少奇,指示李先念的任务是巩固现地策应我军。刘少奇根据党中央及毛泽东的指示意图,从苏皖敌后给李先念发来指示:所有在鄂中、鄂东活动,我党所领导的部队,统归你们指挥节制,部队番号改称挺进游击纵队

  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建军时,国民党顽固派正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领导下,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方针,进行坚决自卫。

  417,李先念、任质斌等率纵队主力东进,对盘踞在大小悟山地区的程汝怀部展开攻击,击溃了顽军,控制了大小悟山地区,并发展了抗日武装,在边区粉碎了第一次反共高潮。

  对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的反顽自卫战争,毛泽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54日,他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给中共中央东南局关于放手发展抗日力量,抵抗反共顽固派的进攻的指示电中,不仅充分肯定李先念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政策提出强硬的抗议就是好例,并明确指出李先念纵队反对顽固派对鄂中和鄂东进攻的自卫战争,……是绝对必要和绝对正确的

  毛泽东的高度评价,对正在开展鄂豫边区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军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同时,经中央肯定和传播的鄂豫边区之新鲜经验,对发展华中各抗日根据地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毛泽东指示李先念,生存第一,胜利第一

  抗日战争胜利的到来,是毛泽东早就预料到并做着准备的。但它来得这么快,却是毛泽东所没有想到的。

  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是一个矛盾而又复杂的中国。中国何处去?毛泽东在思考,蒋介石也在思考。民族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内战的阴霾又笼罩大地。一直在保存实力、坐待胜利、准备内战的蒋介石,迫不及待地想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剑锋直指解放区。

  1945810,日本乞降消息传出的当天,毛泽东就对孤悬敌后,独撑武汉外围抗战局面,直属中央军委指挥的新四军第五师李先念部发来指示,对第五师和边区进行了新的战略部署。毛泽东指出:苏联参战,日本投降,内战迫近,你们所处地位,不可能夺取大城市,而应乘机扩大地区,夺取武装,夺取中小城市、交通要道,限令伪军反正、投降,并按指定地区驻扎,否则即予以消灭,立即投入准备对付内战这一新的严重斗争。

  对抗战胜利到来后所面临的复杂形势,李先念也忧心忡忡。他与郑位三、陈少敏等联名致电中共中央:形势突变,一切出人意料之外,我们领导机关及干部,对此全无经验,加之地区辽阔,难以照顾周全,深抱急忧……国内蒋军必四方逼近,我主观弱点太多,虽有兵4万,但地区太大,不敷应用。且今后内战需要正规战、运动战始能解决问题。我目前全力抢武器、资源,作一切准备,着重为了应付内战。因此建议:(一)某些地区、特别是平原丧失后,应以大别山西部、桐柏山东部为反内战基地。(二)八路军南下二梯队立即星夜出发,暂在边区待机一时,协助控制山地,调整阵容。最好能留在边区,则可整编四至五个旅,应付内战,更有把握。

  李先念决心坚守中原、加强中原的战略性建议,深为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赞许。12日,中央同意在鄂豫皖建立中央局,并决定派徐向前任中央局书记。因徐向前患病,中央指定郑位三为副书记,在徐向前未到之前代理书记

  815,毛泽东谆谆告诫李先念:时局虽急变,大局于我有利,你们是有经验的,必须对付新环境!只要手里集中一至二万精兵,什么也不怕。整编四五个旅甚为重要,半月左右能否完成?这次来电,就意味着毛泽东对李先念的建议作了肯定的回答。

  81420日、23日,蒋介石连续三次致电毛泽东,邀请其速到重庆共定大计。毛泽东在应邀去重庆谈判前,与刘少奇谈了一天一夜,告之密切关注东北和中原问题。

  1011,在《国民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签署的第二日毛泽东回到延安。由于过分的紧张工作,毛泽东于11月中旬病倒了。

  19466月,毛泽东的健康基本恢复,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此时的中原解放区已是大军压境,战云翻滚。经过精心部署的蒋介石,认为彻底消灭中原解放军的时机已经成熟,遂密令郑州绥署主任刘峙,统一指挥第五绥靖区和武汉行营之第六绥靖区,按既定计划,先速歼中原李先念部,并指令担任攻击的各部队,务必于622日前秘密完成包围态势及攻击准备,于71日占领中原军区司令部宣化店,实施攻击。

  面对严峻的形势,党中央和毛泽东以非凡的革命胆略和无比的勇气,作出重大战略决策,指示中原解放军坚决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实行战略转移,粉碎敌人的阴谋。

  623,在收到李先念和郑位三关于突围部署电报后,毛泽东立即以党中央的名义复电:所见甚是,同意立即突围,愈快愈好。不要有任何顾虑,生存第一,胜利第一。今后行动,一切由你们自己决定,不要请示,以免延误时机。望团结奋斗,预祝你们胜利。

  26日晚,中原军区部队按照党中央和毛泽东批准的突围部署,分路举行突围,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战略转移行动,打响了解放战争第一枪。

  101,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对党内的指示《三个月总结》中,对李先念率部中原突围给予高度评价:过去三个月内,我中原解放军以无比毅力克服艰难困苦,除一部分转入老解放区外,主力在陕南、鄂西两区,创造了两个游击根据地。此外,在鄂东和鄂中均有部队坚持游击战争。这些都极大地援助着老解放区作战,并对今后长期战争起更大的作用。” 

    1. 脱手斩得小楼兰——开国将军抗日战争口述笔记
    2. 《布莱德雷将军战争回忆录》
    3. 季春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国家治理的实施路径探析
    4. 毛泽东对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开拓与奠基
    5. 批转地方经验:毛泽东关于新中国制度创设的探索
    6. 毛泽东领导新中国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7.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对国家工业化的探索及基本经验
    8.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以我为主”学习外国文化的战略思考
    9. 毛泽东政治协商的价值目标、基本职能与中国特色
    10. 毛泽东关于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方法论及其当代价值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