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社会各界代表性人物研究
刘华清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谱曲”
发布时间: 2013-06-03    作者:吴东峰    来源:北京日报 2013-06-03
  字体:(     ) 关闭窗口
  刘华清将军,湖北大悟县人,年幼曾读三年私塾,善毛笔楷书。13岁参加秘密农民运动,曾任儿童团团长、少共团委书记。战争年代某日,红四方面军领导陈昌浩见刘华清,问:“你干什么的?”刘答:“团委书记。”又问:“会不会写字?”答:“会。”陈即取一份文件与几份传单,嘱其刻印。不到半天,传单即印好下发,字迹工整,油墨飘香。陈昌浩见之大惊喜,曰:“人才!人才!”由此,将军在红军中担任文秘、机要、宣传等工作,印过宣传单,画过列宁像,创办过《战士报》。
  刘华清将军作文快捷,刻字亦快捷,在蜡版上著文,操笔立就,一字不改,有红二十五军“笔杆子”之美誉。将军回忆,曾刻印的文件有《连政治指导员工作守则》(傅钟编写)、《哗变士兵招待条例》、《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先遣队出发宣言》、《什么是红军》、《为迎接红二十五军北上给各级党部的紧急通知》等重要文件。惜哉,大多不存也。
  1984年,陕南丹凤县庾家河镇发现了刘华清将军亲手刻印的两份传单,一份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先遣队出发宣言》;一份为《什么是红军》。两份传单16开纸大小,蝇头小楷,略有隶意。《宣言》刻于1934年11月6日(农历1934年10月10日),是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之日。《什么是红军》刻于1934年12月10日,是红二十五军长征进入陕南之日。
  刘华清将军回忆言,红二十五军机关报《战士报》,曾登过一篇题为《骑马大王》的稿子,批评二二三团团长常玉清脱离士兵,喜骑马抖威风。刘华清编发此稿。常玉清为1929年参加革命的老红军,战争年代历任团长、副师长、师政委、纵队副司令,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中将军衔。将军曰:“那时批评与自我批评风气很好,哪像现在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1935年,红二十五军到达陕甘后,为了对新兵进行纪律教育,刘华清将军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内容与鄂豫皖苏区流行的“土地革命完成了”的歌谱“嫁接”起来,并在《红色战士报》(红十五军团机关报)上刊登。将军没有想到,此歌竟在庆祝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的大会上唱红,而后不胫而走,遍传全军。
  任一二九师宣传科长时,刘华清负责编辑供连队指导员的讲话材料,邓小平为这一文件的终审签发人。“我写的这些东西,有的邓政委看了一遍就签发了;有的要修改,有的要亲自重写。这对我帮助很大。”刘华清如是说。此后,将军在刘邓麾下先后任组织部长、军分区副政委、旅政委、军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上党、邯郸、鲁西南、挺进大别山、淮海、渡江等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刘华清将军任大连海军学校副政委。1986年11月,美国太平洋舰队首次访问中国海军。依国际惯例,欢迎军舰与来访军舰都应挂满旗以示敬意,而美国军舰进港时并没有挂起满旗。刘华清将军果断下令:“欢迎仪式暂停,等美国军舰挂起满旗再说。”约一小时左右,美国军舰把满旗挂好后,欢迎仪式方如常举行。
  中国落后挨打的历史和中国海军装备的落后,一直是刘华清这位海军司令的心头之痛。早在1970年,刘华清在造船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时,就组织过航母的专题论证,并上报过工程方案。当上海军司令员之后,刘华清力主造航母。将军说,航母总是要造的,到2000年航母总要考虑。1987年,刘华清下令开办中国第一个“飞行舰长班”,并慷慨立誓:“不搞航空母舰,我死不瞑目,中国海军一定要建航空母舰!”将军在回忆录中写道:“我国对航母作过可行性研究,我也为此做了一些工作。”
  晚年,将军对自己一生作了这样的总结:“作为公民,我为国家和民族尽心尽力,贡献了自己的全部才智;作为军人,我一直在冲锋陷阵,没有让军装沾上污点”。
  (作者为广州市文联原副主席)
    1. 王同富:不管到哪,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都不能犯
    2. 群众纪律是我军的政治优势
    3. 把“法的铁律”立起来
    4. 毛泽东领导军队正风反腐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5. 吴志忠:把“法的铁律”立起来
    6. 强军必须依法治军
    7. 中国共产党纪律教育的历史演进与经验启示
    8. “纯粹”是力量之源
    9. 做党的群众纪律的守护者
    10. 向“制度秀” 说不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