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艾思奇铜像 耿嘉摄
今年正值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党的理论战线的忠诚战士艾思奇同志诞辰百年。作为从云岭高原走出的大众哲学家,他深受云南各族人民敬仰。他的人生轨迹,给后人留下了许多难忘记忆和丰富精神财富。他是云南人民的骄傲。
追求真理
艾思奇,原名李生萱,笔名李崇基、山本森、李东明、SG·崇基、思奇等,1910年3月2日诞生于云南省腾冲县和顺乡水碓村。其父李曰垓是一个具有旧民主主义思想的学者,曾是蔡锷的重要幕僚,担任过云南省民政厅厅长等要职。艾思奇的大哥李生庄,学识渊博,是“五四”时期云南新文化传播者之一,曾任《腾越日报》第一任社长,创立了省立腾越简易师范学校,著有《云南边区问题》等,为《东方杂志》特约撰稿人。他们对艾思奇的成长影响很大。幼年时艾思奇就随父至昆明,受到严格的家学教育,后又随父至香港,进教会学校学习英语。当时,国内大革命的风暴亦影响着香港,耳闻目睹,他涉猎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以及共产主义方面的知识。这对启蒙时期的艾思奇影响也较大。
1925年,艾思奇同母亲及弟妹返回昆明,考入云南省立第一中学。此时的他,苦读群书,拓展视野,目光远大,抱负在胸。在云南早期中共党员李国柱和教师楚图南的影响下,他参加了省立一中的进步组织“青年努力会”。求知欲望浓烈的艾思奇阅读了《向导》、《新青年》、《共产主义ABC》等革命书刊,并时常写文章在学校进步刊物《滇潮》上发表。当时,他不过十五六岁,就和进步同学张克诚一起办了一所工人夜校,为军火工厂和造币厂的工人及他们的子弟补习文化课,并担任夜校的教导主任。夜校前后办了4个班,在大约两年时间里共培训学员300余名。
1926年,艾思奇考入南京东南大学高中部,当时他的大哥李生庄正在东南大学学习西洋哲学,已是共产党员。在大哥影响下,艾思奇参加了党领导下的外围组织“新滇社”。因参加学潮,年仅17岁的艾思奇被军阀孙传芳抓捕入狱,幸亏大哥与父亲多方奔走,又蒙其宗伯李根源亲自出面与孙传芳交涉,艾思奇才被保释出狱。出狱后,他怀着工业报国的理想赴日深造。在日本期间,祖国发生了山东“济南惨案”,满怀爱国激情的艾思奇无法静心攻读,毅然参加了廖承志等领导的《留日各界反日大同盟归国宣传分会》,并与云南籍同学回国到上海进行活动,但不久组织被敌人破坏,部分人员被捕。艾思奇幸免于难,遂返回昆明。1930年,在亲友帮助下,他再次东渡日本,考入福岗高等工业学校。除学正课外,他研读了大量马列主义日译本。“九一八”事件爆发后,激起了中国军民抗日救国的热潮,艾思奇也不愿再留在日本,又返回祖国,寻求救国强国真理。此时,他对父亲所主张的“工业救国”产生了疑问,在写给父亲的信中他提到:“在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势力的桎梏下,单讲建设工业,能达到救国的目的吗?”他回到上海后,便积极参加“左翼社联”活动,并在进步报刊《申报》负责编辑政治经济方面的论文。
1933年,经留日同学郑思群等介绍,艾思奇到上海福建华侨办的泉漳中学任理化教员。泉漳中学当时已有中共党组织,经常开展革命活动,艾思奇很快便加入了这个行列,并且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上海反帝大同盟”。艾思奇曾这样记述他的思想变化:“1933年以前,我虽读过一些马克思主义的书,也相信共产主义社会必然实现,但我自己没有把这种认识变为行动,所以一直找机会学工业。1932年以后,这个希望断绝了,我才决心参加革命斗争。”1934年6月,由“社联”安排,经共产党员柳湜介绍,艾思奇进入李公朴先生主持的《申报》流通图书馆读书指导部工作。1935年,艾思奇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确定了自己的人生坐标,全身心投入为之奋斗终生的伟大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