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史 >> 自然灾害史
王家岭煤矿事故救援纪实:一切为了井下矿工兄弟
发布时间: 2010-04-06    作者:    来源:新华社 2010-04-06
  字体:(     ) 关闭窗口
  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生命时刻:5日零时30分,王家岭煤矿被困达八天八夜的首个工人,从数百米的井下救出,现场顿时掌声雷动,泪水在人们的脸上纵横。

  这是一道万众瞩目的生命之门:1个,2个,3个……100个、101个……115个……,这扇升井大门一次又一次地开启,一个个被救工人从这里救出,见证着生命的奇迹。

  3月28日13时40分,中煤集团山西临汾碟子沟项目部施工的王家岭矿发生透水事故,被困井下153名工人的安危,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八天八夜的生死救援,八天八夜的不舍不弃。在中央领导的深情关怀下,各相关部门通力协作,3000多救援大军顽强拼搏,全力以赴,绝不放弃,夺取一场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的重大胜利,书写出中国救援史上的奇迹。

  以人为本,全力抢救——党中央国务院心系受困人员安危,为了153名工人兄弟,不放弃,不抛弃

  王家岭告急!临汾告急!!山西告急!!!

  153名被困工人的生命安危,始终牵动中央领导同志的心。

  3月28日事故发生当天,胡锦涛总书记就作出批示,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千方百计抢救井下人员,严防发生次生事故。

  接到事故报告后,温家宝总理多次作出批示,要求尽快摸清井下情况,加大排水力度。坚定信心,周密组织,千方百计,争分夺秒,全力以赴救人。

  在得知救援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后,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向获救人员表示亲切慰问,向所有参加救援的人员表示崇高敬意,要求前方救援指挥部,继续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进一步加大救援工作力度,全力以赴、争分夺秒,千方百计搜救其余被困人员,同时精心做好获救人员的医疗救治工作。

  事故发生当晚,张德江副总理紧急赶赴王家岭透水事故现场,指导事故抢险救援工作。28日23时50分许,他抵达王家岭矿,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亲切慰问救援人员,要求抢时间,争速度,调动各种资源,实施科学救援。

  千方百计!全力以赴!在党中央、国务院果断有力的部署下,一场争分夺秒的救援硬仗打响了。

  救援指挥部28日晚迅速成立,下设抢救、医疗、宣传、善后处理等小组。29日零时20分的紧急现场会作出三项决策:

  ——抽水救人,以最大努力调集设备,以最快速度安装,以最大能力排水;

  ——通风救人,向井下强压通风,为井下被困人员提供生存支持;

  ——科学救人,成立专家组,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办法进行抢救。同时要防止瓦斯、塌方等次生事故。

  “井下透水量有多少?”“排水泵何时安装到位?”……从各地源源不断赶来的救援人员紧急行动起来。

  3天的黄金救援期已过,但排水、通风、打钻等救援工作仍在艰难推进,井下仍未探知生命迹象。此时,连续作战的救援队伍已奋战了100多个小时。

  “叮当、叮当”……4月2日14时12分,2号钻杆打通后,近300米的地下传来敲击钻杆声音;15时10分,在出井的最后一根钻杆头上,发现了挽着的一根钢丝:这都是生命的信息啊!

  这一生命的信息瞬即传遍抢险现场,传遍祖国大江南北,亿万国人的心为之振奋!

  在得知井下矿工传出生命信息后,中央领导同志再次作出批示,要求事故救援人员坚定信心,下决心把一切可能被救出的井下幸存人员全力抢救出来,这是当前处理“3·28”事故的最主要最迫切的任务。

    1. 玉树有这样一支救灾神兵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