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了历史罕见的干旱。西南地区当前旱情如何?成因何在?如何应对?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专家。
抗旱形势依然严峻
截至3月23日,西南地区旱情已经持续了200多天,横跨去年秋天、冬天和今年春天。国家防总的最新监测显示,3月中旬以来,西南旱区绝大部分仍无有效降雨,旱情呈持续发展态势。
中国水科院水资源研究所气候变化与水资源研究室主任严登华教授向记者介绍,像这种从秋、冬、春季连续干旱的情况并不多见。从历史上看,西南地区尤其是云南属旱涝频发地区。有统计数据显示,从元代至今700多年的时间里,云南发生了大小旱情200多次,是典型的“三年一干旱,九年一大旱”。
国家防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旱情呈现出四个特点:
一是西南地区旱情十分严重。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5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9654万亩,作物受旱7097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557万亩;
二是人畜饮水困难十分突出。全国有2271万人、1380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远远超过多年同期均值的1144万人、893万头,而目前旱灾已导致西南五省区1805万人、1017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
三是旱情持续时间长,旱灾损失十分严重。云南省大部以及广西、贵州等省区局部持续受旱时间接近5个月,且仍呈发展趋势。旱情对旱区的群众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四是北方地区旱情露头,东北、华北和西北部分地区人饮困难也比较突出,部分农田受旱也比较严重。下一步将面临南北方同时抗旱的不利局面。在此情形下,党和政府将保证人民群众饮水安全作为抗旱的重中之重。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等西南五省(区、市)通过积极采取各种抗旱应急措施,全力保障当前因旱饮水困难群众的饮水安全。其中,利用水库供水解决329.5万人,通过实施应急调水解决196.3万人,通过打井开采地下水解决84.0万人,通过拉水送水解决519.4万人,通过人背畜驮、寻找新水源等其他措施解决676.0万人。
旱情成因复杂
云南省水资源占有量在全国排第三位,整个西南地区水资源也较为丰富,但为何会出现如此罕见的干旱呢?专家表示,西南地区特殊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加上去年秋季以来降雨少等多种不利因素交织在一起,造成了这场历史罕见的大旱。
中国水科院防洪抗旱减灾研究所副所长吕娟向记者介绍,云南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南侧,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由于冬季半年受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北部的干暖气流控制,天气晴朗,干燥、风速大、蒸发量大,春季和夏初的水面蒸发量是同期降水量的10倍以上。“由于不同年份冬、夏季风进退的时间、强度和影响范围的不同,致使降水量在年内和年际时空分布差异,是造成云南省干旱灾害频发的根本原因。”吕娟说,加上云南特殊的地形地貌,以及水资源分布不均等因素影响,造成云南干旱灾害频发,损失严重。
严登华表示,西南地区去年汛期提前两个月结束,加之今年长时段的高温少雨,造成了蓄水少、来水少、耗水多的局面。据统计分析,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去年秋季以来降水较往年同期偏少5成以上,部分地区降雨偏少7成,主要河流来水之少创历史之最,水库蓄水较常年同期偏少2成以上;今年3月,云南地区土壤含水量仅为去年同期的20%左右。而西南地区土壤水和许多水库主要靠雨季降水补给,一旦错过了这个时机,水库就只能够吃老本。以云南为例,到3月中旬,云南全省库塘蓄水仅为46亿立方米,比上一年同期偏少近18亿立方米。
“从1956年到2006年的数据资料分析,云南地区干旱、洪涝等极端事件发生频率呈现出‘双上升’趋势。这表明,全球气候变化也在影响着云南的气候。”严登华说。
此外,抗旱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依然突出。以贵州为例,贵州省已建成的17893处蓄水工程中,中型水库仅34座,99.9%都是小型水库,总蓄水量不到20亿立方米。
严登华表示,由于西南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建设水利设施特别是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并不容易。“工程性措施跟不上,应急预案、中长期预报、水资源调度管理等非工程性措施不配套,大旱来临时,就难免会措手不及。”
长远结合战旱魔
一方面受旱地区近期仍无有效降雨,另一方面春耕生产即将全面展开,如何应对西南旱情,社会普遍关注。
严登华认为,目前应该考虑压缩用水需求,重点应该放在保证人的饮水安全上,一些耗水量大、用水效率不高的企业可以压缩用水,甚至可以考虑暂时关停,全力保证人畜用水。此外,还可以适当开采地下水,充分利用中水和再生水,并把有限的水资源用在刀刃上,通过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调度,既保证人畜用水,又能提供生命线的保证。
统计显示,自去年下半年旱情发生以来,云南、贵州、广西3省(区)累计新建抗旱应急调水工程3092处,新建“五小”水利工程5.86万处,铺设输水管线1.8万公里,新打抗旱水源井1.12万眼,购置运送水车7615辆,购置抗旱水桶94.2万个,累计为群众送水898万吨。
在国家节水灌溉北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工龚时宏看来,这次大旱表明,既要建设大型水利设施,也不能忽视小型水利工程,必须要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对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也不应忽视抗旱意识的培养。“工程不仅要建设好,而且更要管理好。”
吕娟认为,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一个地区的发展应该与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相匹配。开源和节流则是当今乃至长远的抗旱手段。“所谓开源,就是要想办法在抗旱应急(备用)水源上下功夫;所谓节流,就是要在全社会树立节水意识,通过法律、制度等手段规范过度的用水行为,使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开发利用都达到最优状态,进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严登华表示,长远看,抗旱应该从危机管理、应急管理向风险管理与常态管理转变,实现长期、中期和短期管理的有机结合。例如,长期看,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与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相协调;从中期来看,要做好水资源配置规划。同时,要加强监测与预警预报、风险管理及应急调度能力建设,不仅要开展全过程、多圈层、天地一体化的监测,还需要加强降水及供需水的预测预报及综合调度。目前来看,最迫切的任务是要进行干旱的风险分区,绘制干旱风险图,并根据风险成因类型和发生概率,进行产业布局和水利工程布局的优化,以及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3月23日,在广西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东山乡文钱村,群众在取用政府和爱心人士送来的饮用水。新华社记者 李斌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