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史 >> 经济制度史
从民族资本家的心态转变 看社会主义改造政策
发布时间: 2010-11-24    作者:朱 翔    来源:党的文献 2010-11-24
  字体:(     ) 关闭窗口

——以南京市为考察中心

  一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中国共产党人带着渡江胜利的战火硝烟,接管旧政权、改造旧社会。对民族资本家来说,虽然一些思想上进步者对解放军的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留下了好印象,但对于新社会究竟将如何对待自己,心中还是没底的。国民党统治时期成立的旧商会的一些头目在解放军渡江时,以商会理事身份参加了南京市临时治安维持会,多数对共产党抱怀疑和敌视的态度。如资本家徐某某就说过:“解放初期,我看到渡江的解放军,手拿坏枪,身穿破衣,我怀疑他们是怎么能把国民党军队打败的。”(1)更多的资本家对自己的前途顾虑重重,有的说:“解放后,报上经常登载党是领导全国人民打倒三大敌人,感到格外可怕,因为我在解放前后仍做帝国主义经销商,共产党要消灭资产阶级,我不但是资产阶级,而且和帝国主义经济机构有联系,内心恐慌不安,认为共产党一来,我的生命财产都靠不住了。”有的说:“解放初期,我对共产党感到害怕,以为共产党来了,工商业者的财运,将要被共产掉的,以致恐惧不安,所以对自己的企业,不抓生产,将部分生产资料作为账外资金,如果企业没有了,自己还有办法。”(2)

  针对当时资本家的不安,中共南京市委和新成立的南京市政府实行了《共同纲领》规定的“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方针,向私营工商业者交代了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认真贯彻中央规定,合理调整工商业。1949年5月,南京市市长刘伯承邀请陈邃衡等四五十名工商界代表座谈,向他们阐明了扶植民族工商业的政策,资本家感到既高兴又惊奇。南京市军管会相应地要求在军管期间,为了发展生产,劳、资任何一方,不得无故借口自行停止工作或自行解雇工人。(3)随后,军管会负责同志也召集有代表性的工商业者举行了座谈会,消除他们的顾虑,同时经过工商联筹委会的工作,通过这些人的影响,在广大工商业者中初步纠正了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和看法。(4)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在党细致而有效的工作下,南京的资本家们和广大群众一起受到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有和风细雨的学习活动,也有暴风骤雨的群众运动。两者交互作用,使他们深刻地体会到群众力量的伟大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威力。南京市工商界也积极参加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等运动。(5)

  二

  1952年6月6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关于民主党派工作的决定(草稿)》上批示:“在打倒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故不应再将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6)1953年12月,毛泽东指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7)过渡时期总路线明确以后,中共南京市委通过南京市民主建国会与工商联联合组织,让工商界上层分子及各主要行业有代表性的人士进行学习。为时约一个半月的学习过程,使市委初步掌握了南京的资本家们对总路线的基本态度和各种思想反映,并初步澄清了一些混乱思想,制止了一些较突出的破坏行为,在工商界的上层分子中逐步造成较热烈的学习情绪和要求,为继续深入学习打下了基础。部分上层工商界人士通过上一阶段的学习已了解总路线的若干内容,少数的并已有较好的表现。南京市委还把学习与党在各个时期对工商界的各项具体政策措施的贯彻执行结合起来(8),与反对工商界的违法行为的斗争结合起来,随时通过各种典型事例,批判旧的资本主义经营作风,进行爱国守法的教育。南京的资本家们逐渐认识到,旧社会一去不复返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今天的中国肯定行不通。任何人都不能不顾国家,只顾自己。积极经营,爱国守法,接受社会主义改造,走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对国家来讲,可以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对人民来讲,可以供应生产和生活上的需要;对企业来讲,可以改进经营管理,改善劳资关系,提高生产,发展企业,获得合法利润;对个人来讲,思想认识可以逐步提高,最后达到“阶级消灭,个人存在”。时任南京市工商联主任委员的陈邃衡在南京市工商联二届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上指出:“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像灯塔一样照耀着我们全体人民前进的道路,也为我们私营工商业者提出了一条光明大道。在这条道路上,私营工商业者的前途是看得清清楚楚的,只要我们忠诚地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做到爱国守法,积极经营,那么,今天有利可得,将来有工作可做,这是我们的现实和前途。南京市工商业者和全国各地的工商业者一样,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无论在恢复生产,繁荣经济,供应人民需要,培养技术人才,缴纳国家税收等各方面,都曾经有过一定的贡献,今后只要我们努力学习,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在言论和行动上都能符合总路线的要求,就一定能够继续前进。”(9)

  此后,南京的资本家们提高了对社会主义改造的认识,并涌现出一批拥护总路线的进步骨干,他们带头走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努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成为协助政府推进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力量。南京市党政部门也认为,资本家中的骨干分子是群众中来的,在群众中所起的作用是很重要的,把提高资本家中骨干分子的质量作为对资本家工作的重要方面,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能够带动对其他资本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工作。(10)

    1. 社会主义改造与工人福利问题探析
    2. 郑有贵:公有制的建立是新中国经济发展奇迹的基石
    3. 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民众基础
    4. 沈雁昕: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改造必然性的认识发展过程
    5.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再反思
    6. 进退的张力:农村小商小贩社会主义改造研究(1954—1956)
    7. 20世纪50年代上海民间职业剧团的社会主义改造研究
    8. 梁柱:风起潮涌的一九五六年
    9. “五四宪法”在社会主义改造政治动员中的作用
    10.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及其意义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