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史 >> 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
郑有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部署和成就
发布时间: 2020-12-17    作者:郑有贵    来源:国史网 2020-11-25
  字体:(     ) 关闭窗口

  中共十六大至中共十八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部署和成就

  在20世纪末全国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中共十六大明确了在21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做出全面部署,开启了中国经济社会结构性演进。

  发展目标由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提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在全国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之际,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基于对世纪之交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国内外形势的深入分析,做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2001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序言第一段重申了这一重大判断。中共十六大报告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为题,将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部署。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是基于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的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的判断做出的

  中共十六大对“三步走”战略前两步所实现的小康水平做出了客观判断,在指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的同时,强调必须看到中国已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  从生产力水平看,200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接近900美元,但“按照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的分类,人均国民生产总值545美元为低收入国家,545—2200美元为中下收入国家,2200—5999美元为中上收入国家,6000美元以上为高收入国家。因此,我国的人均GDP水平属中下组的下限,接近低收入水平”。从城镇化水平看,2000年,中国城镇化率仅为36.2%,比当时发达国家平均城镇化率75%低38.8个百分点,比世界平均城镇化率47%低10.8个百分点,甚至比发展中国家平均城镇化率的38%还低1.8个百分点。从综合反映居民生活富裕程度的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看,2000年中国为42.2%,处于富裕水平之下。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的小康存在不全面的问题  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增长5.6倍,超出了“三步走”战略前两步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预期目标。从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中国的小康建设偏重物质文明建设。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当时的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与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还有较大差距,只有实现经济快速增长,才能为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因此,这一阶段的精神文明、社会民生、生态文明建设相对滞后,这一不均衡的结构性问题,不仅不能满足人民物质文化多样化的需求,也不利于经济社会的长期持续发展。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的小康存在发展很不平衡的问题  这突出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1991年国家统计局与计划、财政、卫生、教育等12个部门的研究人员组成了课题组,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小康社会的内涵,从经济水平、物质生活、人口素质、精神生活、生活环境5大领域确定了小康水平的16项基本监测指标和临界值。其中,经济水平指标1项,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物质生活指标包括5个方面共8项:收入方面的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居住方面的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和农村人均钢木结构住房面积;营养方面的人均蛋白质摄入量;交通方面的城市人均拥有的铺路面积、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结构方面为恩格尔系数。人口素质指标包括2个方面共3项:文化方面的成人识字率;健康方面的人均预期寿命和婴儿死亡率。精神生活指标2项,即教育娱乐支出比重和电视机普及率。生活环境指标2项,即森林覆盖率和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以上县比例。在此基础上,还有一个总体指标,即全部指标实现程度平均值。根据这个指标体系来衡量小康的实现情况,2000年,“东部11个省人均GDP为1600美元,100%实现;西部12个省市区人均GDP仅610美元,仅实现了56%,与东部相差2.6倍”;“中部8个省,16个指标的实现率平均为78%”,即东、西、中部的经济发展很不均衡。这种发展不均衡格局形成的原因,是由于东部地区有历史发展基础优势,在对外开放中有地缘优势以及“两个大局”思想指导下促进东部地区先发展起来的政策优势。二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尽管城镇快速发展辐射带动了农村发展,但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差距大。2000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高达2.74∶1;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8.6%和48.3%,相差9.7个百分点。按照2008年标准,2000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有9422万人,贫困发生率为10.2%。

  (二)发展目标由小康生活向小康社会拓展

  针对已达到的小康存在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问题,中共十六大“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二○一○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即中国“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中国推进的小康社会建设,从一开始就有特定的历史方位,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发展阶段。酝酿提出小康目标是基于当时在现代化建设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有着较大差距。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指出:“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邓小平提出的“小康之家”及之后中共十三大明确的“三步走”战略中前两步的小康水平、

  中共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不同于传统农业社会向往的“小康”,而是借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小康”一词,以表达经过努力奋斗可实现的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发展阶段目标。给高度抽象概括的现代化建设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小康,这是贴近人民群众的话语,使人民群众更易理解现代化,进而激起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热情。

  在酝酿小康目标之初,对于小康的内涵并没有具体的界定,但当时全国人民印象最深刻的是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到1991年,国务院总理李鹏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中对“小康”内涵做出了相对具体的描述:“我们所说的小康生活,是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人民生活的提高,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4月9日,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1991—2000年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生活资料更加丰裕,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健康水平继续提高,社会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总体而言,从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末,在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较偏重物质文明建设,尤其是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经济增长目标。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期待,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及时明确了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基于中共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部署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2004年3月10日,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不仅要重视经济增长指标,而且要重视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和社会发展指标,坚持把经济增长指标同人文、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指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中共十七大又从增强发展协调性、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文化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建设生态文明五个方面明确了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中共十六大提出的21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不仅物质财富要达到更高的水平,还要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符合人民对物质文化需要日益增长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引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03年10月14日,胡锦涛在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基于“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2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战胜非典型肺炎疫情的重要启示、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共十七大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内涵。中共十六大起的10年间,中国共产党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奋斗目标,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和谐进步的社会基础,促进小康社会全面均衡发展。

  (一)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不断丰富完善。在改革开放前,基于中国与工业化先发国家的较大差距,在追赶的进程中,较为偏重物质文明建设,尤其是偏重工业化发展。改革开放初期,面对腐朽思想露头、贪污腐败现象增多、社会治安形势严峻等问题,邓小平曾多次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重要论述。比如:“我们现在搞两个文明建设,一是物质文明,一是精神文明”;“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

  1986年9月,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决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1987年,中共十三大确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同时确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

  随着经济发展到工业化中期的新阶段,中共十六大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明确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提出“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历史条件下,2004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我们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就是要求全党同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中共十七大报告把“四位一体”写入其中,指出:“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改革开放初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再到中共十七大明确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在认识上实现了飞跃,对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建设问题做出了科学回答,科学发展路径更清晰,促进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扎实推进。

  (二)构建和谐社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和谐进步的社会基础

  中共十六大在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就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而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明确为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的重大战略任务。

  从国际经验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000—3000美元是矛盾凸显期,是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挺进的重要一步。2001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处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过渡的关键时期,这既是一个发展机遇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分析指出:“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针对上述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决定从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五个方面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8项措施。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判断,并据此第一次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与奋斗目标的有机统一。《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回答了在新世纪新阶段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

  基于“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的定位,党和政府一方面着眼“大社会”,把和谐社会建设落实到党和国家全部工作之中;另一方面着手“小社会”,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重点,致力于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进而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三)统筹发展促进小康社会全面均衡发展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这次全会提出统筹发展,是在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下,针对当时中国“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巩固和提高已达到的小康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而提出的。中共十六大之后的10年,党和政府采取诸多措施,着力解决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发展不协调的矛盾。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针对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基于世纪之交已进入工业化中期,胡锦涛在2003年1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2004年起中共中央连续将以促进“三农”发展为主题的文件列为当年的1号文件。2005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后,有两个方面的重大政策发生了调整:一是调整工业、农业的剩余价值分配政策,将长期实行的农业养育工业改为工业反哺农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征收条例》,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二是改革城乡二元体制,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通过上述政策调整,着力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合理区域发展格局的形成 针对东部地区实现了快速发展,而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缓的不均衡问题,积极推进区域发展战略。一是坚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006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二是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三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2004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2006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2007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中部六省比照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范围的通知》,根据这一政策,中部六省将享受历史欠税豁免、税收优惠等多项优惠政策。四是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2005年6月,国务院批准上海浦东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2006年5月,国务院发出《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指出:“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在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在统筹区域发展进程中,基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针对偏重经济增长而民生改善相对滞后的问题,2003年7月28日,胡锦涛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提出“把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共十七大明确将“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列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这次大会分析了社会事业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指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同时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发展呈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在社会建设方面,指出:“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鉴此,

  中共十七大提出要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针对粗放型经济增长“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在这次全会上指出,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坚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胡锦涛在2005年3月召开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全方位、多层次推广适应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的生产生活方式”。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三个方面明确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和措施。中共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明确将建设生态文明列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就

  中共十六大之后的10年间,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推进科学发展,拓展了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取得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成就,在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高速增长和结构改善的同时,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发展不协调的矛盾得以遏制,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一)经济高速增长和结构改善

  这10年间,中国紧紧抓住和用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总量高速增长  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10年间,中国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特别是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国内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121717.4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538580.0亿元。

  创新驱动能力增强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经济朝着又好又快方向发展。从2002年到2012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由1161亿元增加到1024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1%提高到1.97%。2011年,中国共授权发明专利17.2万件,是2001年的近11倍;其中企业的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更是迅猛增加,从2001年的1000余件增长到2011年的5.8万多件。与此同时,中国的国际专利申请量,也由2001年的1731件上升到2011年的1.64万件,世界排名从第十位上升至第四位。10年间,中国企业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成长起一批创新型企业,领跑“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

  经济结构改善  一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二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改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由2002年的13.3%、44.5%、42.2%,演进为2012年的9.1%、45.4%、45.5%。其中,第二产业稳中有升,2006年高达47.6%,2012年比2002年增加了0.9个百分点;2012年与2002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4.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3.3个百分点。

  在国际上的位势提升  到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从2002年的居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并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2009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跃居世界首位。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所占份额由2000年的3.7%上升到2012年的11.6%,增加了7.9个百分点。从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到2012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量的贡献接近40%,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二)全面均衡发展顺利推进

  这10年间,随着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推进,发展不全面、不平衡的突出问题得以遏制。

  统筹城乡发展  随着统筹城乡发展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城乡差距拉大问题得以遏制。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城镇化率由2002年的39.1%提高到2012年的52.6%,平均每年提高1.4个百分点。2011年,全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1.3%,标志着中国城乡人口结构实现由以农村为主到城市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全国粮食产量自1999年起下降徘徊态势得以扭转,2004—2012年实现“九连增”,其中2007—2012年连续6年超过5亿吨,2012年达61222.62万吨,比2002年增长33.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逐年下降的态势(由1996年的9.0%逐年下降至2000年的2.1%)得以扭转,2004—2012年实现快速增长,由2002年的2528.9元增加至2012年8389.3元,尤其是2010年起连续3年增幅超过城镇居民。在国家大幅度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投入的情况下,农村道路、电力、危房改造、饮水安全、环境等基础设施快速改善。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快速推进,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仅全国乡镇卫生院床位数,就由2002年的67.13万张增加到2012年的109.93万张,增长了63.7%。随着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的实施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交通更加便利,环境有所改善,农民住房面积增加较多,农村医疗制度逐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趋于完善。农村面貌加快改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逐步形成,城乡关系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这10年间,是中国农业农村发生历史性巨变、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统筹区域发展  随着统筹区域发展的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向纵深推进,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得以遏制。“2011年,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3.2%、23.5%和10.7%,分别比2002年提高5.5、3.2和2.4个百分点。”2007年,西部地区经济增速首次超过东部地区,2008—2011年,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速连续4年超过东部地区。“2011年,中、西部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0.1%、19.2%,分别比2002年提高1.3、2.0个百分点。”“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建设初见成效,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步伐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潜力逐步释放。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随着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以回应,就业人数、就业机会大幅度增长,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形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随着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推进,党和政府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逐步得到落实。这10年间,中国成为世界上投资清洁能源力度最大的国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2.9%;绿色GDP的政绩考核开始启动,生态补偿体制机制稳步推进。这10年间,全国森林面积由23.9亿亩增加到29.3亿亩,森林覆盖率由16.55%提高到20.36%;全国沙化土地面积逐年缩减,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向“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2002年七大水系重点监测断面中,仅有29.1%满足Ⅰ-Ⅲ类水质要求,2011年提高到61.0%;2002年近岸海域一、二类海水比例为49.7%,2011年提高到62.8%;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47.16万平方公里”。

  (三)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

  这10年间,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致力于促进人民生活改善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升  中共十七大在中共十六大提出力争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基础上,首次提出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的战略部署。10间年,党和政府针对城乡部分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收入分配关系尚未理顺的问题,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加,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在初次分配上注重效率,发挥市场作用,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继续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在再分配上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对分配秩序进行规划。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由2002年的4531.6元,提高到2012年的16509.5元。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  一方面,人民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2002—2012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由3547.7元增加到12053.7元,2012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提高到51.8%;按2008年标准,贫困发生率由2002年的9.2%下降至2010年的2.8%。另一方面,在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而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基础上,人民消费领域拓宽,消费结构改善,物质文化生活更加丰富。2002—2012年,全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由39.2%下降到33.0%。移动电话、电脑、移动存储设备、数码照(摄)相机等开始大量进入人们的生活,2002—2012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家用计算机、移动电话由20.6台、62.9部分别增加到87.0台和212.6部。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汽车拥有量,由2002年的0.9辆,增加到2012年的21.5辆。在高铁、高速公路快速增长情况下,出行方式改变,出行日益舒适便捷。旅游休闲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并快速增长,2002—2012年全国居民国内游客由8.78亿人次增加到29.57亿人次,人均旅游消费由442元增加到768元。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游客由3.85亿人次增加到19.33亿人次,人均消费由740元增加到915元;农村居民国内游客由4.93亿人次增加到10.24亿人次,人均消费由209元增加到491元。

  综上所述,从中共十六大到十八大的10年间,中国共产党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奋斗目标,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和谐进步的社会基础,促进小康社会全面均衡发展。这10年间,中国紧紧抓住和用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拓展了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全面均衡发展扎实推进,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者简介]郑有贵,研究员,当代中国研究所,100009。

  本文发表在《当代中国史研究》2020年第6期,注释从略,引用请参考原文。

    1. 党的十七大: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2. 奋力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3. 曲青山:十八大精神是“四个全面”的总源头
    4.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5.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目标、新要求的提出
    6. 中国“十一五”规划主要发展目标回顾
    7. 来自锡林郭勒盟的报告
    8. 光明日报:以人为本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