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史 >> 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
2001年以来中国非国有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 2018-12-19    作者:袁田 杨永春 史坤博    来源:世界地理研究 2018-12-19
  字体:(     ) 关闭窗口

  摘要:以中国31个省域(自治区、直辖市)为地理研究单元,采用洛伦兹曲线、集中化指数、ESDA等方法,分析了2001年~2013年中国非国有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此外,对非国有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1)在空间上,非国有经济发展整体上呈典型的"地带性"和"梯度性"分布特征,表现为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梯度衰减的发展规律;在时间上,整体表现为高值区域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逐渐蔓延、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同步提升的态势。(2)非国有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集中化程度逐渐下降,趋于均衡发展,尤其在2001年~2005年间由集中分布向均衡分布转变显著。(3)非国有经济发展存在较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分布特征,且空间自相关性逐渐增强,但空间相对集聚状态未产生明显变化。(4)经济市场化导向的制度改革是中国非国有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制度供给、市场化、全球化等共同推动了非国有经济的发展。

  全文见附件

  1. 2001年以来中国非国有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分析_袁田.pdf
  1. 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2. 王林生:北京创意文化都市的空间特征与塑造
  3. 创新的产业和空间特征及其对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启示
  4. 2000~2010年广东省对流动人口吸引力变化及影响因素
  5. 当代中国村民民主选举影响因素分析
  6. 中国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联研究
  7. 长江经济带城乡收入差距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2000~2015年)
  8. 新中国体育科技政策的变迁规律
  9. 1978~2008年中国隐性失业人口估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10. 涉台外交政策演变过程及其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1949~2007)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