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中国31个省域(自治区、直辖市)为地理研究单元,采用洛伦兹曲线、集中化指数、ESDA等方法,分析了2001年~2013年中国非国有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此外,对非国有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1)在空间上,非国有经济发展整体上呈典型的"地带性"和"梯度性"分布特征,表现为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梯度衰减的发展规律;在时间上,整体表现为高值区域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逐渐蔓延、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同步提升的态势。(2)非国有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集中化程度逐渐下降,趋于均衡发展,尤其在2001年~2005年间由集中分布向均衡分布转变显著。(3)非国有经济发展存在较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分布特征,且空间自相关性逐渐增强,但空间相对集聚状态未产生明显变化。(4)经济市场化导向的制度改革是中国非国有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制度供给、市场化、全球化等共同推动了非国有经济的发展。
全文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