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史 >> 行业经济史
中国资本市场20年:学习海外经验 保持自身特色
发布时间: 2010-12-20    作者:王洪江 徐兴堂    来源:新华网 2010-12-17
  字体:(     ) 关闭窗口

  今年前11个月,沪深两市IPO共311宗,融资总额达到4500.67亿元人民币,两项指标均蝉联全球资本市场之冠。

  统计显示,成立20年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总数量达2046家,两市A股总市值达27.32万亿元。

  “中国内地资本市场的发展起步较晚,总体来看仍处于发展中阶段,但中国资本市场迅速借鉴海外经验,在很多方面走过了一些成熟市场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道路。”原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副主任、现任宏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戎说。

  冯戎说,作为国际资本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资本市场在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自身鲜明的特色。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催生了中国经济改革大潮,推动了资本市场在中国境内的萌生。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先后营业。

  “从诞生那天起,中国资本市场就在法律制度、交易规则、监管体系等各方面不断借鉴国际普遍公认原则,规模不断壮大,制度不断完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和投资者不断成熟,资本市场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作用的范围和程度也日益提高。”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说。

  据他介绍,中国资本市场在发展时,除了考虑中国自身经济背景,还选取了一些境外市场进行比较借鉴,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成熟市场,韩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

  祁斌表示,1993年之后的5年,是全国性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出台,资本市场得到较为快速的发展。

  其中,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是1996年12月13日发布、1996年12月26日开始实施的证券市场现行的涨跌停板制度。目前,沪深两市普通股的涨跌幅限制为10%,ST股则为5%,这本来是一个防止股票暴涨暴跌、减少价格剧烈变动风险、稳定股票价格的机制。

  1997年11月中国金融体系进一步确定了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原则。同时,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推出了人民币特种股票(B股),境内企业逐渐开始在香港、纽约、伦敦和新加坡等海外市场上市。

  1998年4月,国务院证券委撤销,中国证监会成为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的监管部门,推动了一系列证券期货市场法规和规章的建设。其中,中国第一部规范证券发行与交易行为的法律《证券法》于1998年12月颁布并于1999年7月实施,由此确认了资本市场的法律地位。

  1999年后,中国资本市场进入进一步规范和发展阶段。祁斌说,在这个阶段,借鉴国际成熟市场经验,中国资本市场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主要包括实施股权分置改革、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对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改革发行制度等。

  同时,中国大陆沪深两大证券交易所的特色逐步显现。深交所于2004年5月在主板市场内设立中小企业板块,奠定了它今天领衔中小企业上市的格局。而上证所则汇聚了一大批国民经济支柱企业、重点企业和基础行业企业。

  对外开放推进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到2006年底,中国已经全部履行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有关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承诺。这一时期,合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大量设立;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与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机制相继建立;大型国有企业集团重组境外上市继续推进;外商投资股份公司开始在境内发行上市,外资也被允许对上市公司进行战略投资;证券监管国际合作进一步扩大。

  2009年10月,创业板在深交所上市。冯戎说:“中国的创业板与成熟市场的创业板相比,性质上没有不一样,但我们更鼓励技术创新,强调创新性。”

  对于国际板的酝酿,他认为至少现在应该积极考虑。“推进国际板与市场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中国投资者有投资海外公司的需求,国外企业也有在中国A股发行上市的融资需求。国际板对于资本市场发展、老百姓资产配置、外汇动向的良性发展都有好处,一举三得。”

  “中国资本市场20年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借鉴成熟市场的经验必须和我们自身的发展特点相匹配,过去如此,以后也必将如此。”冯戎说。

    1. 用高质量顶层设计引领资本市场立法
    2. 促进新常态下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3. 方烨:资本市场健康有赖改革持续推进
    4. “万亿养老金”有望进入资本市场
    5. 养老金入市有助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6. 市场失灵时政府必须及时有效干预
    7. 借鉴国际做法 遵循市场规律 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8. 总理开座谈会再提资本市场传递什么信号
    9. 维护资本市场稳定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
    10. 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方向不会改变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