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史 >> 行业经济史
中国股市上下求索20年
发布时间: 2010-12-02    作者:周松林 李阳丹等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10-12-01
  字体:(     ) 关闭窗口

第二代 大起大落

1992年10月,国务院证券管理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开始逐步纳入全国统一监管框架。这之后入市的投资者可归为第二代股民。

和赚得盆满钵满的第一代股民相比,第二代股民见证和亲历了股市的大起大落,大都有惨痛的亏损经历。

当时,股票发行实行额度制。1993年,股市融资额为276亿元。其中,81.5亿是配股。而在1992年,这一数字仅为50亿元。随着股市的快速扩容,市场开始进入低迷期,1993年上证指数最高点为1558点,当年年底收在833点。

1994年2月14日,有关部门宣布当年新股发行额度为55亿元,明显要比1993年的195亿元低得多,但市场并不买账。上证指数在3月10日击破700点,4个月后的7月29日,跌到全年最低点325点。这一时期的投资者,品尝到的多是苦涩和痛苦。

为避免股市崩盘,中国证监会在8月1日宣布救市,暂停新股上市,当天沪深两市的涨幅都超过了30%。到了9月13日,上证指数到达全年最高点1052点。但好景不长,两地市场此后又暴跌36%以上。

市场的低迷一直持续到1996年。当时,深市的市盈率最低到了8倍。在龙头股深发展的带动下,从年初便一波一波往上发力,深成指从924点升至最高点4522点。上证指数全年也从550点升到1258点。其中,4月1日到12月12日,上证综指上涨了124%,深成指上涨了346%,涨幅达5倍以上的股票超过百只。

面对股市的疯狂,1996年10月起,管理层连发12道“金牌”,直至12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当日开始实施涨跌停板制度和T+1交割制度,当天起,股市出现了股指连续两天几乎跌停,第三天仍跳空大幅低开的局面。

但严厉调控并未抑制住第二年股市的上涨。1997年是牛年,当年5月13日,上证指数冲至久违4年的1510点,让投资者雀跃不已。在“提高股票印花税”、“严禁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炒作股票”,尤其是宣布将股票发行额度扩大到300亿元后,1996年以来的股市大涨行情终止。

2000年8月,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成立。截至2009年底,社保基金年均投资收益率为9.75%。

接下来便是两年熊途。1998年,由于亚洲金融危机恶化和内地洪灾泛滥,8月初,上证指数连续拉出十天阴线,从1299点跌至1043点,市场的疲态一直持续到1999年5月19日之前。

1999年5月19日至5月28日,上证指数从1058点上升至1300点左右,累计升幅达25%左右。6月1日至6月14日,在央行降息和证监会将B股印花税由4%。降到3%。的利好形势下,上证指数达到了1427点,这就是著名的“519”行情。1999年6月22日,上证指数突破6年前的最高点1558点,并在两天后上冲至1705点,深沪两市放出历史天量,成交额833亿元。创出天量天价之后,股指大幅回调,“519”行情在此结束。

    1. 中国股市20年:新股发行 忐忑的市场化之路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