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史 >> 行业经济史
中国股市上下求索20年
发布时间: 2010-12-02    作者:周松林 李阳丹等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10-12-01
  字体:(     ) 关闭窗口

第三代 机构崛起

市场上一般把2001年至2005年这五年大熊市中入市的投资者称为第三代股民。在此期间,基金、保险资金、QFII等机构投资者纷纷入市,逐渐改变了散户占主导的局面。

1998年3月27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南方基金管理公司和国泰基金管理公司分别发起设立了规模均为20亿元的两只封闭式基金——基金开元和基金金泰,拉开了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试点的序幕。在封闭式基金成功试点的基础上,2000年10月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2001年9月,我国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诞生。

截至2010年9月底,偏股型基金的总资产达2.92万亿元,持有的股票市值达2.32万亿元,与同期的A股流通总市值相比,占比达28%,为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基金已成为A股市场的主要投资者。

2000年8月,为了给社会保险基金提供战略储备,弥补今后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社会保障需要,国务院决定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同时设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负责管理运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成立十年来,社保基金借助股市快速发展壮大。截至2009年底,社保基金自成立以来的累计投资收益额2448.59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为9.75%。

证监会不仅积极扩大国内机构投资者入市,也引入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2003年7月9日上午10时17分,在北京东方君悦大酒店浮碧厅,来自国内外的40多家媒体与瑞银高管共同见证了历史性的一刻:QFII第一单的指令此刻正在发出,10点19分左右,也即指令发出的2分钟后,首单买入的四只股票全部确认成交,备受瞩目的QFII正式登上中国证券市场大舞台。

截至2010年10月,103家外资机构获得QFII资格,其中94家获得QFII额度,总计为190亿美元。QFII给A股市场带来的不止是资金,还有投资文化。其价值投资的理念给了中国股民很多触动。

2007年6月4日,股市暴跌330点。

第四代 新生力量

股权分置改革启动之后进入股市的可谓第四代股民。他们进场大多是沪指跌破千点后,恰好赶上了2006年、2007年的大牛市,见证了6214点的高峰,但到了2008年,股市大跌,也经历了低谷。他们在短时间内经历了牛熊转换,迅速成熟。

值得一提的是,在金丰投资股改过程中,股民、著名作家周梅森联合其他中小股东,否决了公司的股改对价草案,凸显了股民的力量。

此外,部分机构投资者已不满足于把资金委托给基金公司投资,开始直接入市。2006年,保险资金直接入市;2008年,社保资金直接入市。

统计显示,目前,有效证券账户已达1.32亿户,基金投资者账户数接近2亿户。这亿万投资者都是什么样的呢?

根据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的调查,当前我国投资者构成以中青年为主,25-44岁的投资者占参与调查总人数的64.43%,多为大中专以上学历,以中等收入的工薪阶层为主,多分布在大中城市,居住在大中城市的投资者占68.77%。其中,2007年及之后入市的投资者占到参加调查投资者的38.56%,这些新增投资者偏年轻,集中在中等收入水平的工薪阶层。(申屠青南)

    1. 中国股市20年:新股发行 忐忑的市场化之路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