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史学者 >> 朱佳木 >> 学者行踪
站在新中国历史的新起点上——《瞭望》专访
发布时间: 2010-01-05    作者:袁元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第40-41期合刊 2009-10-05
  字体:(     ) 关闭窗口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兼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朱佳木接受本刊专访

  国庆庆典既是给新中国60年辉煌历史篇章画上的句号,更是给新中国宏伟未来掀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新中国从1949年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自己的60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以一场气势恢弘的国庆60周年庆祝大会,充分展示了新中国60年来在四个现代化建设上的历史性跨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检阅部队官兵后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60年来,在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党中央领导下,勤劳智慧的我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战胜各种艰难曲折和风险考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谱写了自强不息的壮丽凯歌。”阅兵分列式结束后进行的群众游行队伍里,依次出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巨幅画像,天安门广场依次响起了《东方红》《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江山》四首歌曲,生动展示出新中国60年来沿着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的形象。

  应当如何领会胡锦涛主席在“十一”重要讲话中强调的“三个坚定不移”,应当如何看待新中国所走过的60年历史,应当如何展望新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瞭望》新闻周刊就这些问题,专访了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兼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朱佳木。他认为,新中国的60年,是中国由积贫积弱不断走向繁荣富强的60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60年。回顾过去的60年,虽然可以划分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时期,但这两个时期并不是相互割裂的,更不是彼此对立的,而是内在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完整形态。展望未来,虽然前进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但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新中国的前景必将无限美好。

  改革开放前的历史为中国的复兴奠定了基石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历史时刻,认识60年的整体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朱佳木说,对自己民族和国家历史的认知,从来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主流文化和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重要精神支柱之一。

  从新中国60年的历史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辟的。正是这条道路,使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长、人民生活大幅度提高,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前进的潮流、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但这一切的起点并不是满目疮痍的旧中国,而是1949年建立起来的新中国和新中国经过近30年艰苦奋斗而建立起来的宏伟基业。正如胡锦涛主席在“十一”重要讲话中所说:“6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过近代以来一百多年的浴血奋斗终于夺取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毛泽东主席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的成立。中国人们从此站起来了,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

  朱佳木分别从5个方面作了阐述:

  新中国成立后,取得了民族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了除台、港、澳地区之外的国家统一,铲除了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统治根基,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奠定了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经济基础。所有这些,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根本的政治和基本制度前提。

  新中国成立后,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旧中国工业集中于沿海的不合理布局,大规模进行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幅度改善了农业和农村的生产条件,大力发展了科教事业。所有这些,为改革开放奠定了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方面仍然有新的发展,取得许多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理论原则。例如,关于要把我国建设成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对人类作出较大贡献,关于不要机械搬用外国经验,关于社会主义时期要严格区分、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关于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关于“双百”方针,关于“两个务必”和防止“糖衣炮弹”的进攻、防止执政党脱离人民群众等。这些思想都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吸收,在改革开放中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反映国情、符合客观规律的认识,积累了一系列对于今天改革开放仍然具有重要价值的宝贵经验。同时,我们党也犯过不少错误,积累了很多教训。其中最大的教训,就是错误发动“文化大革命”。但正如邓小平所说:“没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和一系列政策。……‘文化大革命’变成了我们的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开放前的探索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挫败了外国侵略势力和权霸主义的多种孤立、封锁、干涉、挑衅行径,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核讹诈,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打开了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的大门。所有这些,也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1. 新中国60年历史学术研讨会综述
    2. 杨 蓉:“双一流”建设要管好“钱袋子”
    3. 全面深化职称制度改革 充分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
    4. 积极语用:学术评价的重要维度
    5. 改革人才评价激励机制
    6. 刘清华:高校怎么制定招生综合评价政策
    7. 用科学评价引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
    8. 马建堂:简政放权 来自社会的评价与基层的声音
    9. 评价政府工作,不再自拉自唱
    10. 陈颖:学术评价应回归学术本真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