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防史 >> 国际安全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纪实
发布时间: 2010-03-02    作者:阳欣摘编    来源:《当代中国军队的军事工作》《新闻出版报》 2010-03-02
  字体:(     ) 关闭窗口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纪实

在炮火中下潜:打捞苏军坦克纪实

  1969年3月,苏联军队的坦克轰轰隆隆地开到了乌苏里江主航道上中国方面的江边。一天,我边防部队某小分队正在踏雪巡逻。突然,两辆苏军坦克从冰封的乌苏里江面上,向我珍宝岛南端疯狂冲来,并且以枪炮扫射我边防战士,致使中国军人血染冰河,死伤数名。我边防军战士忍无可忍,奋起还击,入侵者狼狈逃窜,一辆被我炮火击中履带的“乌龟壳”被丢弃了。留在江面上的这辆苏军坦克,紧接着在苏军的重型大炮接连不断的猛轰中,缓缓地从震裂的江面沉入了江底……

  正在郊区农村参加支农劳动的我海军旅顺基地防救船大队的潜水员们,接到了命令,要派出优秀的潜水员,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珍宝岛前线,打捞那辆苏军弃留的“乌龟壳”。当天,领受了战斗任务的潜水小分队出发了。

  第二天一早,是苏军的炮火轰炸声把奔波疲劳的潜水员们从睡梦中惊醒。

  察看了地形、接受了任务的具体部署,潜水员投入实际的战斗中。白天,苏军的火力太猛,无法接近坦克沉没的地方。

  夜晚太黑,我们行动起来不方便,苏军有夜视器材,可以把我们的动静观察得一清二楚。要行动,只能是抓紧傍晚,天色半黑不黑的空档。

  当时的珍宝岛正是冰天雪地,白天最高的温度都将近零下30℃,乌苏里江上结着足有两米厚的冰层。炮弹一次次炸开的江面,又一次次地冻结,形成了一片片的凹凸不平。坦克沉没的地方,也早已又结下了厚厚的冰面。

  这样的天气里,又是日落后下水入冰,穿着没有御寒功能的轻潜装具的潜水员时刻都有被冻僵了的可能。然而,这些人民海军的潜水员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要完成任务,不辜负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期望。

  抢着下头一水的是1953年入伍的老潜水员熊建成。这可是我们海军潜水队伍里赫赫有名的英雄。据说,周恩来总理曾经拍着熊建成的肩膀称赞过他:“我们的潜水英雄。”此刻在战场下水打捞坦克的时间却由对方的炮击决定。炮声停了,潜水员下水作业;炮声响了,潜水员们则赶紧躲进掩体休息。

  临下水之前,小分队队长隋传香帮熊建成背好气瓶,叮嘱道:“一定要小心。不管摸到摸不到坦克,大约15分钟左右,必须出水。”

  熊建成下水了,战友们焦急地等待在岸边,厚厚的冰层和碎冰冒着寒气,在炮火的间隙中显得格外的安静。隋传香不时抬头向江对岸望去。听有经验的陆军战友传授过,若是看到了火光,大约8分钟,炮弹就要飞过来了;听见响声,则是4分钟内,炮弹就会爆炸。眼见得时间在一分钟一分钟地溜走,水下一点动静都没有,大家有些焦急了,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忽然,熊建成从碎冰中冒出头,战友们赶紧跑了过去,七手八脚拖起他就跑。

  刚钻进掩体,轰隆隆的炮弹就落满了江面。四肢都冻得僵直的熊建成,打着寒战庆幸地感叹了一声:“好险啊!”

  这一次,熊建成出水是因为他的潜水服被尖利的碎冰茬划破了,冰水落进了潜水服里,漫过了大腿,人整个像是被装进了冰筒,身体在那刺骨的寒冷中很快将会失去知觉,他的手上也被划出了血口子。熊建成没有能爬到坦克旁边。头一次失败了。

  趁着炮火轰炸的空间,董振发接着熊建成,第二个又下水了。但是,也没有等到他找到坦克的时候,就又不得不赶紧出水——苏军的轰炸越来越频繁了。为了保证潜水员的安全,领导要求他们缩短水下工作的时间。

  第二天,凿开下水的冰窟窿重新冻住了,撬下来的碎冰也都又结成了冰疙瘩,粘在江面上。冻得又厚又结实的江面抹杀了潜水员们前一天的努力。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凿冰、打洞……工兵同志已经连夜架起了浮桥、立起了绞盘。

  万事皆备,只等天黑……

  傍晚,熊建成又一次潜到了江底。这一次,他很快便找到了目标。熊建成一鼓作气将钢缆挂在了坦克尾部的挂钩上,兴冲冲地出水了。也就在同志们摩拳擦掌准备绞钢缆,往江面上拖坦克的时候,一阵机枪声响了起来,像是序曲,紧接着便是猛烈的炮火又一次地奏响了。站在绞盘边的李学时连忙往旁边一闪,就势滚进了一条干枯的水沟,其他同志也赶紧躲进了防空洞。

  苏军的炮火惊天动地地轰了好大一阵子,才似乎要喘口气似地停了下来。大伙钻出了防空洞,再次准备绞缆。可等大家往江上一看,全傻眼了——好不容易拴上的钢缆,被炮火炸断了!

  冰冷的江水很快把潜水员的呼吸腔、通气阀给冻住了,呼吸管也时时被冰茬卡住。潜水员们用自己呼出的热气将呼吸腔化开,咬牙坚持战斗在水下。厚厚的冰层下是乌苏里江黄乎乎的江水,隋传香瞪着两眼却什么都看不到,只能张开两只手去摸。忽然,几近冻麻木了的手碰到了一个硬邦邦的东西,隋传香感觉是个大的铁家伙,高兴极了,赶忙用潜水电话向上面汇报:“找到了!找到了!”

  拴好钢缆,隋传香迅速出水。这一次,他真庆幸自己命好,不仅任务马到成功,而且十分意外,从他开始下水直到出水,苏军就一直没有打炮!

  隋传香上岸之后,苏军依旧没有动静。我军可抓紧了时机,从部队调来的40多个官兵推着两个人工绞盘,拼命地转动着。当天晚上,坦克被绞出了江面,又绞到了江边。

  天亮了,我们把钢缆、绞盘和坦克都掩蔽了起来。到了晚上,再继续干。绞上了坦克,再绞炮塔。苏军打炮了,我军的官兵们就跑进防空洞躲一躲,炮一停,就接着干,钢缆绷断了,又系上新钢缆,接着再干。

  第三天,早已隐蔽在岸边树林里的两台拖拉机将坦克和炮塔拖进了树林,然后又用牵引车拖向后方。没有多久,被击沉在我珍宝岛的苏军坦克便展示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展厅里了。

  (摘自:新闻出版报)

  

    1. 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留苏教育研究
    2. 1964年中苏第一轮边界谈判的历程及基本经验
    3. 对中苏两国庆祝“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11周年活动的双边考察
    4. 苏共二十二大对中苏关系的影响
    5. 1961年苏联驻华使节在中国自费旅行事件考
    6. 政治史与思想史的互动:史华慈对中苏关系研究的方法论探讨
    7. 《中苏同盟与朝鲜战争研究》
    8. “间接消耗战略”:20世纪80年代中国对苏联安全战略再考察
    9. 重温1949年刘少奇秘密访苏历程
    10. 中俄解密外交档案汇编合作的最新成果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