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防史 >> 国际安全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纪实
发布时间: 2010-03-02    作者:阳欣摘编    来源:《当代中国军队的军事工作》《新闻出版报》 2010-03-02
  字体:(     ) 关闭窗口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纪实

中国炮兵在打击入侵的苏军

中国军队被迫自卫还击

  苏联边防军将中国边防部队的克制忍让态度和争取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诚意,视为软弱可欺。他们在珍宝岛地区的入侵挑衅活动,愈演愈烈。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边防部队不得不对苏联边防军的武装入侵进行反击。

  三月二日保卫珍宝岛的战斗

  一九六九年三月二日,珍宝岛地区冰天雪地,气温为零下27摄氏度。上午八时四十分,中国边防部队公司边防站派出例行巡逻分队,分成两个组对珍宝岛进行巡逻。当边防站站长孙玉国带领的第一组沿着中国境内的冰道抵近珍宝岛时,苏联边防军立即从位于珍宝岛上游的下米海洛夫卡和下游的库列比亚克依内两个地方,出动70余人,分乘2辆装甲车、1辆军用带篷卡车和1辆指挥车,向珍宝岛急速驶来。苏联边防军头戴钢盔,荷枪实弹,抢先侵入珍宝岛。他们下车后,就阻止中国边防巡逻分队登岛巡逻。中国边防巡逻第一组当即发出警告,令其从中国领土上撤走。但是,苏联边防军却摆开战斗队形,持枪步步进逼,并以1个班的兵力向第一巡逻组左翼穿插,企图切断这个巡逻组的退路。面对这种严重情况,中国边防巡逻第一组毫不示弱,继续巡逻。九时十七分,苏联边防军另一个小队进到第一巡逻组的右侧。当苏联边防军对第一巡逻组形成三面包围的态势后,突然向这个巡逻组开枪射击,当场打死打伤中国边防战士6人。中国边防巡逻第一组忍无可忍,被迫自卫反击。第二巡逻组听到枪声后,在班长周登国的指挥下果断行动,给侧后的苏联边防军以沉重打击。苏联边防军装甲车不断地向中国巡逻分队开枪开炮,其中1辆装甲车侵入珍宝岛北端的江叉,企图从侧后攻击岛上的中国巡逻分队。中国边防部队当即以猛烈火力将其击退,并抓住战机转入反击,但是遭到隐蔽在丛林中的苏联边防军机枪的猛烈扫射,前进受阻。中国边防战士于庆阳沉着冷静,趁苏联边防军的机枪暂停射击之机,猛然从隐蔽点跃起,向苏联边防军的机枪方向冲击。此时,丛林深处苏联边防军的另一挺机枪又响了起来。于庆阳当机立断,掉转枪口,予以还击。突然,苏联边防军的子弹击中了他的头部,使他昏倒在地。不久,他猛然站立起来,端起冲锋枪又继续向入侵者冲击,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丛林深处苏联边防军的机枪仍在猛烈扫射,使开阔地的中国边防战士受到严重威胁。副连长陈绍光心如火燎,立即扑向丛林勇猛还击。当他指挥一个班迂回到苏联边防军的背后欲断其退路时,苏联边防军的增援人员也正好赶到,并发起了攻击。在腹背受敌的紧要关头,陈绍光沉着指挥,带领战士们对苏军增援人员进行反击。他发现前方100米处有苏联边防军的两挺机枪在交叉扫射,便一边命令战士们掩护,一边向机枪冲去。在战斗中,陈绍光的左臂和前胸受伤,鲜血浸透了他的棉衣。他以钢铁般的意志控制着站立不稳的身躯,端枪接连打了两个点射,消灭了苏联边防军的1个机枪火力点,而他自己也倒在了血泊中。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吃力地从弹带里取出血染的弹夹,交给身边的战士,要他们赶快去战斗。他还让战士们把自己扶靠在一棵白桦树旁,激励大家英勇作战。战士们眼里噙着泪花,奋不顾身地向前冲去,迫使入侵的苏联边防军退回江面,登上1辆装甲车撤回苏境。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中国边防部队驱逐了入侵珍宝岛的苏联边防军。 

    1. 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留苏教育研究
    2. 1964年中苏第一轮边界谈判的历程及基本经验
    3. 对中苏两国庆祝“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11周年活动的双边考察
    4. 苏共二十二大对中苏关系的影响
    5. 1961年苏联驻华使节在中国自费旅行事件考
    6. 政治史与思想史的互动:史华慈对中苏关系研究的方法论探讨
    7. 《中苏同盟与朝鲜战争研究》
    8. “间接消耗战略”:20世纪80年代中国对苏联安全战略再考察
    9. 重温1949年刘少奇秘密访苏历程
    10. 中俄解密外交档案汇编合作的最新成果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